DC娱乐网

最后还是没忍住,我的桌面大屏改造方案分享

今年双11来袭还是没忍住,趁着国补在国庆的时候入手了LG 42C5,心心念念的42英寸OLED大屏终于放在了我桌子上。最

今年双11来袭还是没忍住,趁着国补在国庆的时候入手了LG 42C5,心心念念的42英寸OLED大屏终于放在了我桌子上。

最早关注LG OLED 42C2一直也是忍到了LG OLED 42C5才舍得入手,主要还是国补之后太香了。记得当年不知哪位鬼才,将 42 英寸的LG 42C2 OLED电视用作桌面显示器,这一独特尝试,竟让 LG 42 英寸 OLED 电视产品直接跨界成为桌面大屏显示器爆款。LG OLED 42C5发布,并且加入国补之后,它的价格竟然要比我现在用的32英寸的还便宜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出手了。

对于它的电视支架,我在用了十几天之后还是没忍住再次改造了一下。

之前我的显示器就是一台32英寸的明基MA320U,为了Mac mini配的它也是真不便宜。当时就升级了爱格升的支架,这也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显示器使用习惯。所以在坚持了十几天之后,我对无法调节高度的LG 42C5还是下手了。

毕竟LG OLED 42C5原本就是一台电视,所以采用的还是传统电视设计的双条形支撑结构的底座。支架背部配置了专用卡扣装置,用于实现线缆的有序固定与管理。但是这样设计下,当作电视固定使用肯定是可以的。但是当作显示器来讲,我希望它还是需要有一定可以调整的空间的。

我现在的桌面是一张长2米,深度为80厘米的实木桌子。放上这个42英寸的巨无霸其实也还好,并没有觉得很夸张。两侧都还有空间放置像是ATX的PC主机,空间上都是没问题的。

实际桌面空间可以参考一下,当前42C5并没有贴着桌边摆放。搭配罗技的MX 套装都还是有充足空间的。

LG OLED 42C5采用了超窄边框设计,顶部边框4mm,左右两侧大概6mm,底部略宽大概12mm。提供更大的沉浸感。

对比32英寸与42英寸带来的视觉变化。放在一起之后32英寸的显示器反而不觉得大了。

看过了显示器背面,虽然因为OLED面板的自发光特性(不需要背光模组),机身厚度(特别是面板部分)就可以做得很纤薄。但是也预留了壁挂安装孔,LG 42C5背后的空位是200*300mm,虽然不是标准的VESA尺寸,但是也可以通过购买转接支架的方式解决VESA支架的安装。

因为LG 42寸销量的火爆,某宝其实很容易可以买到这样的转接支架。爱格升的45-475-216这个型号的支架也是专门为它准备的。所以在用了十几天之后,我就没忍住入手了爱格升支架以及转接背板。

背板安装效果如图,感觉这个设计在48英寸以及55英寸上都是可以实现的。不过要注意重量问题。

爱格升的45-475-216这个型号的支架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安装了,可以说它是专为这样大尺寸显示器设计的,所以它除了超规格的分量之外,整体也比我之前用的支架看起来都粗壮。

因为要为10KG重的LG 42C5提供支持,所以可以看到支架与显示器连接部分也非常厚实。它的承重范围是9.1-19.1KG,所以各位如果有需要可以看看自己显示器自重多少。

爱格升支架与200*300转接板连接部分安装效果,购买的转接板方案还是很成熟的,附带了全套螺丝。兼容10*10cm以及7*7cm的标准VESA标准孔支架安装。

整体安装最好还是两个人,建议还是在安装好42C5的原装底座的情况下安装。毕竟感觉装不上的时候,还是方便把它放下再研究下。

安装好爱格升支架后的效果,使用支架之后的桌面空间也大大的得到了解放。

换上了可调节的支架之后的LG 42C5就太爽了,这样就真的更像是一台可以用在书房的显示器了。我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调整它的位置,对于桌面的使用也会更灵活。

这样的42英寸衬托下,背后的Mac mini就更小巧了。

爱格升支架良好的阻尼感,让42英寸的大家伙可以根据我的需要悬停,或者直接降到桌面高度使用。这样对颈椎友好太多了。

使用方面,LG 42C5一定是多设备用户在书房的首选。4个满血HDMI 2.1接口设计,满足多设备的使用需求。

另外LG作为苹果的深度合作伙伴,对Mac用户来讲也非常友好,HDMI线材接入之后也可以激活HDR模式。搭配Mac mini使用时,整体屏幕颗粒度我觉得也还是可以接受的效果。

像我这样专门拿来做显示器使用的话,可以和我一样手动设置开机直接进入显示器模式,它甚至还支持直接关闭LG logo画面,在意的电视开机广告必须也是不存在的。

作为桌面显示器使用的情况下,因为我的桌面长度和宽度都足够,搭配32英寸与42英寸两台的情况下,视觉效果上都是没问题的。只是这样的双屏使用,脖子需要经常转动,当然也是给颈椎放松了。

两台显示器放在一起后,亮度对比太直观了。LG OLED 42C5在亮度以及色彩还原方面真的吊打原先的32英寸显示器了。

实际当作显示器的使用效果,日常我更多的还是分屏使用。

而作为一台「不务正业」的电视来讲,它竟然还支持很多显示器才有的多视图功能。就是类似显示器的PIP/PBP设计,开启后可以选择并排或者PBP这样一大一小的方式显示。

毕竟实际上42英寸的屏幕,并排显示两个窗口实在是太小意思了。日常分屏使用的时候更可以发挥其优势。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LG OLED 42C5 本身是一台电视,只是尺寸合适可以作为书房桌面显示器。日常OSD设置上还是传统电视的逻辑,但是有趣的是LG 42C5的遥控器类似PPT讲演的飞鼠功能,可以隔空操作。而且这个遥控甚至可以在PS 5以及搭配Apple TV的时候直接控制这两个设备,所以每次使用真的都很方便。

直接当作电视使用时,webOS系统方面相比国内很多智能电视的UI是有些不同,本土化的APP应用商店也都有安排。在内容上它的本土化做得没问题,我是直接搭配Apple TV使用的,毕竟4个满血HDMI 接口要物尽其用。

画质芯片方面LG OLED 42C5的色彩表现自然没话说,而且亮度也进一步提升了。实测搭配苹果TV的情况下首次接入会提醒你是否尝试「杜比视界」,是的LG OLED 42C5还是支持杜比视界的。开启之后,可以看到在视频和音频选项中格式一栏就显示为4K 杜比视界了。

这样在播放4K 杜比视界的内容时,屏幕右上角也会弹出杜比视界的标志提醒。我可以一个人安静地在书房独自享受。

此外,针对普通用户群体,LG OLED 42C5智能电视特别配备了「个性化画面向导」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从预设的标准样张组别中选取视觉效果最佳的参考样本,系统将根据用户的选择自动生成适配的优化显示模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家庭观影场景中,相较于绝对的色彩精准还原,更符合人眼视觉偏好的画面呈现往往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对于游戏玩家来讲,选择LG OLED 42C5 当作显示器的主要原因肯定是因为它还是更适合游戏的显示器。

LG OLED 42C5的游戏硬件支持一样非常强大,提供了G-Sync Compatible (Nvidia)和FreeSync Compatible (AMD)的支持,有专属的游戏优化模式,HGIG模式、VRR可变刷新率,ALLM模式。这正是它吸引游戏玩家,把它当作书房显示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LG电竞显示器一样,专业的游戏模式LG OLED 42C5也一样有。而且还提供了针对不同游戏类型的画质优化设置。

配合HDMI 2.1 满血接口,搭配PS5 这样的游戏主机可以看到像是 VRR、ALLM、120Hz 和杜比视界它都支持。

最后,这样一款42英寸的巨无霸放在桌面上之后给我的体验真的很爽,也让我抑制不住地想嘚瑟一下。

LG 42C5 OLED evo面板在色彩表现上更强了,之前被诟病的亮度问题目前看吊打传统LCD显示器。色域覆盖上100%覆盖的DCI-P3色域,刷新率也支持开启144Hz VRR动态刷新之后它真的很全面了。对于游戏玩家来讲,整体的感受是画面的亮度和色彩都是一流的,特别是控灰和明暗细节都很出色。

对于传统影音体验,42英寸也是吊打书房中传统27英寸、32英寸以及各种带鱼屏的表现了。另外它还支持4K杜比视界,搭配 Infuse 可以完美支持杜比视界、蓝光原盘等高品质片源,可以说在方方面面它的表现都是碾压级别的。

而要说到价格,LG OLED 42C5支持国补,很多地方在国补后的价格都非常香,这也是我入手的最大原因,甚至添置了爱格升支架之后的价格,都要比之前32英寸的MA320U还要便宜,这样的价格我没有不冲动消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