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上海警察说我犯了大事,要交25.8万才能证明清白……”2025年3月22日下午,远在山东的李文(化名)发来的消息,字里行间满是慌乱。她立刻意识到这是电信诈骗,反复叮嘱女儿“别信、别转钱”,可那时的小文,早已被骗子编织的恐惧网牢牢困住。几小时后,一个让全家崩溃的消息传来——刚到马来西亚留学9天的小文,从公寓39层纵身跃下,年轻的生命永远停在了20岁。
憧憬启程:
一场被寄予厚望的留学,成了不归路
小文的留学之路,始于2024年高考后的遗憾。那年她成绩不理想,为了给女儿一个更好的未来,父母通过山东诸城方正教育机构咨询留学项目,最初对接的学校因招生不足临时取消,又辗转进入山东艺术学院的“国际本科1+3/4项目”——按照计划,小文需先在国内学习,达标后赴马来西亚攻读本科,若雅思未过,则要先读语言班过渡。
2025年3月14日,带着行李箱和对未来的期待,小文独自抵达马来西亚,住进了校外公寓的37层。出发前,父母反复叮嘱她“照顾好自己,有事随时联系”,却没料到,这竟是他们与女儿最后的温馨叮嘱。谁也想不到,仅仅9天后,这场承载着全家希望的留学之旅,会以最惨烈的方式画上句号。
骗局织网:
从“通讯局”到“检察官”,4天步步紧逼的精神绞杀
小文的噩梦,始于3月18日中午的一通陌生电话——距离她抵达马来西亚仅4天。
电话那头的人自称“马来西亚通讯局工作人员”,语气严肃地告知小文:“你名下的中国手机号涉嫌群发诈骗短信,现在要停用你所有电话卡。”小文虽疑惑,但因确实有那张电话卡,一时没多想。紧接着,对方“好心”提出“帮你转接中国警方,说明情况就能解决”,直接将电话转至所谓的“上海虹口区公安局”。
很快,一个自称“杜锋警官”的人接过电话,语气瞬间严厉:“你是重大诈骗案件嫌疑人,涉嫌贩卖个人信息,导致一位老妇人被骗后自杀!”小文吓得浑身发抖,反复辩解“我没做过”,可“杜锋”立刻发来一张犯人被关押的照片,谎称“这是你的同伙,已经把你供出来了”。
就在小文陷入恐慌时,另一名自称“检察官”的人又找上门,态度看似“温和”:“我们相信你是无辜的,现在是冒着被撤职的风险帮你,但你必须配合——交25.8万‘自证金’,证明你和案件无关,钱之后会退给你。”为了彻底控制小文,骗子还要求她下载一款不明软件,“全程监控你的行动,证明你没逃跑”,甚至连上厕所、吃饭都要实时汇报;同时逼她写5000字“自白书”,详细交代个人履历、留学原因和日常行踪,美其名曰“配合调查”。
更恶毒的是,骗子给小文套上“保密协议”的枷锁:“这事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父母、朋友和律师,否则就是妨碍公务,不仅你要坐牢7-10年,还会连累家人被追责。”孤立无援的小文,在“权威身份”的恐吓、“连累家人”的愧疚、“实时监控”的压迫下,心理防线一点点崩塌。
最后的求救:
母亲识破骗局,却没能拉住绝望的女儿
3月22日下午,被恐惧和焦虑折磨到极限的小文,终于忍不住向母亲求救。她用手机手写文字,拍照发给母亲,内容全是骗子的要求——要25.8万、要保密、要配合调查,可消息发送后又立刻撤回,只留下一句“妈,我该怎么办”。
李母一看就知道是电信诈骗,一边急得掉眼泪,一边反复给女儿发消息、打电话:“那是骗子!别信他们的话,赶紧报警,或者找中国大使馆帮忙!”可此时的小文,已经被骗子的精神控制深度洗脑,她回复母亲:“他们是真警察,还帮我分析情况,要是不交钱,我会被跨国追捕的……”
母亲还想继续劝说,却发现再也联系不上小文——下午6点后,小文的微信不回、电话不接。李父李母急得团团转,只能托山东艺术学院留学项目的老师帮忙寻找。当晚10点,老师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沉重:“马来西亚这边有个学生从39楼跳下来了,你们尽快买最快的航班过来确认身份……”
这句话像一把重锤,彻底击垮了小文的父母。他们连夜赶往机场,一路上泪水不止,心里一遍遍祈祷“不是小文,一定不是她”。可当3月23日在马来西亚医院看到遗体时,所有的侥幸都化为泡影——那个几天前还在视频里笑着说“这边天气很好”的女儿,再也回不来了。
遗物里的真相:
被监控的4天,她曾有多绝望?
在整理小文的遗物时,父母才拼凑出女儿生前4天的绝望经历。
小文的手机里,除了那封5000字的“自白书”,还有大量与骗子的聊天记录、撤回的求救信息,以及那款被用来监控的软件。“自白书”里,小文详细写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留学的初衷,甚至反复解释“我真的没贩卖信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字里行间满是委屈和恐惧;聊天记录里,骗子还在不断催促“钱什么时候凑齐?再拖就启动逮捕程序了”,而小文只能卑微求情“我家里条件不好,能不能再给我点时间”。
最让父母心疼的是,小文的笔记本上写着一行小字:“我拿不出这笔钱,也不想连累爸妈坐牢。”李父哽咽着说:“她从小就懂事,什么事都自己扛,要是她能早点告诉我们,要是她知道那是骗局,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追责之路:
立案4个月无进展,学校、机构的“甩锅”更寒心
痛失爱女后,小文的父母唯一的心愿,就是查清真相、严惩骗子,可这条路却异常艰难。
在马来西亚,起初当地警方不愿立案,直到在华文媒体记者的协助下,才勉强启动侦查;回国后,李父于4月9日向山东诸城市公安局报案,警方以“小文被诈骗”立案,交由反诈中队处理。可截至8月下旬,中马两国警方都没有抓获犯罪嫌疑人,案件毫无实质性进展。“我们天天盼着消息,每次打电话给警方,得到的都是‘还在调查中’,孩子不能就这么白死啊!”李母的声音里满是无助。
更让他们寒心的,是涉事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态度。
•诸城方正教育机构:面对记者采访,工作人员只轻飘飘一句“我们只负责咨询、对接,不负责具体留学项目”,对小文的悲剧没有任何歉意,更不提后续协助;
•山东艺术学院:学校官网显示,小文参加的“国际本科项目”会为学生对接国外学校,但工作人员称“学生在国外没有我校学籍,住宿等生活问题都是自己解决”,对于小文的事,只说“有专门老师处理”,却始终不透露具体进展,也不承认在留学生安全教育上的缺位。
就连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也是在8月2日才发布“暑期安全提醒”,明确“使领馆、公检法机关不会以电话要求支付保证金”——可这份提醒,来得太晚了,没能护住小文年轻的生命。
警惕!
境外电诈专盯留学生,这些套路一定要记
小文的悲剧,不是个例。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遭遇“冒充公检法”电诈的案件越来越多,骗子们精准抓住留学生“社会经验少、孤身在外、对法律不熟悉”的弱点,用“权威身份恐吓+精神控制+实时监控”的套路,一步步将人逼入绝境。
为了不让更多家庭重蹈覆辙,这些防范要点一定要牢记:
1.官方机构绝不会“电话办案”:无论是中国的公检法机关,还是驻外使领馆,都不会通过电话要求“支付保证金”“转账自证清白”,更不会让你下载不明软件;
2.不要轻易相信“转接电话”:骗子常冒充“通讯局”“快递公司”等,再“转接”到所谓“警方”,遇到这种情况,直接挂断,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如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官网电话、当地警方报警电话);
3.绝不下载陌生软件:任何要求你下载“监控软件”“保密软件”的,都是骗子,一旦下载,你的位置、聊天记录、个人信息都会被监控;
4.有事一定要联系家人:留学生孤身在外,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和父母、朋友沟通,不要被“保密协议”威胁,真正的官方机构绝不会禁止你联系家人;
5.及时报警:如果不慎被骗,立刻向当地警方报案,并联系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寻求协助,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小文的生命,永远停在了马来西亚的那个下午;她的父母,却要在无尽的痛苦和等待中,继续为女儿讨一个说法。这场骗局,不仅夺走了一个20岁女孩的青春,更碾碎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希望。
我们希望,这起悲剧能让更多人警惕境外电诈的可怕,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快案件进度,让骗子早日伏法,给小文家人一个交代,让逝去的青春能得到安息。
更愿所有在外的留学生:保护好自己,平安回家。因为你的平安,才是家人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