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海纳AI受邀参加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大会,AI向善引领行业治理新典范

10月30日,2025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大会在北京门头沟石龙创新大厦圆满落幕。本次大会由北京市经信局指导,北京人工智能产

10月30日,2025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大会在北京门头沟石龙创新大厦圆满落幕。本次大会由北京市经信局指导,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协办,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主办。会议聚焦“安全、普惠、可控”三大议题,汇集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I伦理专家组、剑桥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的专家,以及百度、奇安信、云知声、海纳AI等企业代表。

海纳AI作为北京群星闪耀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领先的AI招聘平台,受邀出席并与数百家AI头部企业共同发布了“伙伴计划2.0”。同时,参与了人工智能治理成果发布环节并凭借其在AI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人工智能治理案例集》,成为行业共建AI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标杆案例。

01、共启伙伴计划2.0,推动AI竞速到责任共识

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安全与治理能力建设网络,简称“伙伴计划2.0”。由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发布,旨在构建覆盖算法安全、数据合规、伦理审查与风险评估的系统性治理网络,推动AI治理从理念共识走向机制落地。海纳AI作为计划共建单位之一,将其在“AI面试官”项目中积累的治理经验深度融入行业标准,参与构建可复制、可量化的治理模板,助力形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良性循环,成为AI治理生态中的活跃节点。进而将自身在AI面试系统中积累的治理经验融入行业标准,助力构建健康、可持续的AI生态。

02、荣登案例集,AI向善获得权威认可

大会同期发布的《人工智能治理案例集》中,海纳AI面试官的“基于多模态交互技术及应用,保障听障人士平等面试及就业”方案成功入选,并被纳入伙伴计划案例库,获颁官方荣誉证书。这一案例以技术创新践行伦理治理,成为行业包容性发展的典范。

针对听障群体在传统面试中因语言交互壁垒被系统性排斥的痛点,海纳AI面试官打造了专属解决方案:摒弃语音依赖,采用纯图文答题模式,让候选人通过选择、判断及图文作答完成面试;重构人才评估模型,剔除“语言表达”等听觉相关维度,聚焦视觉理解、逻辑分析等核心岗位能力;结合多模态交互设计与动态适配机制,确保不同教育背景的听障人士顺畅使用。

方案已在众多连锁服务企业规模化应用,覆盖数十个城市上千家门店,逐渐延伸至制造、零售等7大行业,累计服务3.2万名听障候选人。数据显示,听障候选人录用率同比增长35%,面试通过率提升66%,3个月留存率达94%,有效消除92%以上的沟通障碍,且保持零投诉纪录。

海纳AI创始人兼CEO梁公军在接受现场采访时说:“当AI不再执着于理解人类语言,而是学会理解人类差异,它才真正具备向善的能力”。

03三维治理体系,筑牢AI安全治理防线

海纳AI的治理实践不止于案例本身,更构建了覆盖数据、算法、制度的全流程安全治理体系,为技术创新保驾护航。在数据层面,公司建立了全链路脱敏机制,所有面试数据在进入训练与分析前,都经过身份模糊化与访问权限隔离。在算法层面,定期进行偏差检测,持续监控模型在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维度上的公平性。在制度层面,建立了模型版本审查机制,每一次功能更新都需要通过风险评估与合规审查。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浪潮中,治理常被视为效率的拖累,但对海纳而言,治理不是约束创新,而是保障创新的必要条件。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海纳AI系统的可靠性与公信力,也为整个AI招聘领域的安全治理提供了可落地的企业范本。海纳AI始终坚信:真正的安全,不是技术壁垒,而是制度自觉。

从技术竞速到责任共识,AI产业正在经历深刻转型,安全与治理已成为创新的前提而非约束。海纳AI的实践印证了:真正的AI向善,不仅在于技术的高效,更在于对差异的包容;真正的与AI共舞,离不开治理体系的支撑。

本次大会上,海纳AI的一系列展示和荣誉,是行业对海纳AI安全与治理实践的普遍认可,更开启了企业参与行业共建的新起点。未来,海纳AI将持续以“AI向善,与AI共舞”为核心,把无障碍招聘的治理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行业标准,与更多生态伙伴一道,让AI成为推动社会公平的力量,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共绘AI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