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中,“称”字被释为“銓也。从禾,爯声”。
而关于“秤”字,《说文解字》中未收录。
那么,这两个我们日常容易写混的字最初含义指什么?这两个字之间有何关联?
关于“称”
要想了解“称”字含义,我们不妨来看甲骨文、金文中的“称”(稱 chēng)字。其字形像一个人用手提起一条鱼的样子。即“称”字本义为提、举。换言之,人提物,且保持平衡。由此引申为称量之义,也就不难理解。
“称”字后又引申为举荐、赞扬、声言等义。例如“人提人”,称赞、称举;“人提兵”,称兵;“人提心”,发现符合心意、与心意相当,即称心(读chèn)。
“称”这个字形,小篆中的写法如下图。相较于甲骨文、金文中的字形,多了“禾”这个意符,与今天“称”的字形较为接近。从禾,即古代常以谷物为衡量标准。
关于“秤”
司马迁《史记》:“千户则肉帛称之。”这句话中的“称”,与“秤”相关,表示用秤称出的重量单位,但仍旧写作“称”。
一般认为,汉以后,“称”其中一个名词释义(专指称量衡器)多写成“秤”,以作区分。唐《广韵》:“秤,俗稱字。”

/原创 勿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