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妈妈的唠叨,是世界上最暖的铠甲

曾经拼命想挣脱的,是日后最怀念的。手机天气预报弹出“强冷空气”预警的瞬间,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套上了那条最厚的秋裤。办公室

曾经拼命想挣脱的,是日后最怀念的。

手机天气预报弹出“强冷空气”预警的瞬间,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套上了那条最厚的秋裤。办公室里,年轻同事看着我,打趣道:“姐,你这养生意识够超前的啊!”

我笑了笑,没说话。脑海里浮现的,是妈妈的声音。

“降温了,秋裤穿好,脚暖和了身上就暖和!”

“外面吃饭不干净,妈给你装了饭盒,带着!”

“晚上别熬夜,黑眼圈都快掉地上了!”

这些声音,曾是我整个青春期和青年时代,最想屏蔽的“背景噪音”。

高中时,我觉得她啰嗦,会“砰”地一声关上房门,用巨大的耳机音量隔绝她的叮嘱。大学时,我觉得她过时,在电话这头心不在焉地“嗯嗯啊啊”,手指飞快地刷着网页。刚工作时,我觉得她瞎操心,总用“知道了行了别说了”来打断她尚未说完的关怀。

我以为,我长大了,翅膀硬了,不再需要她那套过时的“生存法则”。

直到我一个人,真正开始面对这个世界。

是第一次在陌生的城市生病发烧,浑身酸痛地爬起来,下意识地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喊“妈,我难受”,却只有沉默回应我的时候。

是加班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冰冷的出租屋,看着外卖APP上油腻的选项,却无比想念家里那碗清汤面的时候。

是工作上受了委屈,在同事和客户面前强颜欢笑,却不敢告诉任何人,只能把眼泪憋回肚子里的时候。

就在那些孤立无援的时刻,妈妈的声音,那些我曾嗤之以鼻的唠叨,会清晰地回响在耳边。

“病了要多喝热水,捂着被子发发汗。”

“再忙也得吃饭,胃是自己的。”

“在外面别太要强,累了就回家。”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妈妈的唠叨,从来都不是束缚,而是她亲手为我打造、并一点点穿在我身上的“铠甲”。

这副铠甲,是用最琐碎的日常锻造,用最朴素的智慧打磨。

关于“吃饱穿暖”的唠叨,是铠甲最里层柔软的衬里。 它守护的是我的身体健康,让我有足够的体力去应对生活的奔波。当我在寒冬里因为穿了秋裤而浑身暖洋洋时,我才懂得,那是一种叫做“妈妈觉得你冷”的温暖预言。

关于“为人处世”的唠叨,是铠甲中间坚硬的甲叶。 “吃亏是福”、“与人为善”、“诚实守信”……这些我曾觉得是老生常谈的道理,在我一次次面临人性抉择时,成了我内心最笃定的价值标尺,保护着我不要行差踏错。

而那句永远在说的“累了就回家”,则是这副铠甲最强大的“修复魔法”。 它让我知道,无论我在外面被伤得多么体无完肤,身后永远有一个可以疗伤的基地。这份底气,才让我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

我们总是后知后觉。年少时,我们听不进唠叨,因为世界在我们眼中是彩色的泡泡,毫无危险。长大后,我们才开始听懂唠叨,因为我们已经亲身撞过了南墙,淋过了风雨。

妈妈的唠叨,是她不能时刻守护在我们身边时,所能给予我们的、最强大的被动技能。 它早已内化成我们的本能,在我们需要时,自动激活,护我们周全。

昨天和妈妈视频,她看着我,又开始念:“你看你,又瘦了,是不是没好好吃饭?眼角都有细纹了,别老熬夜……”

这一次,我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我看着她眼角的皱纹,那每一条,或许都因我而起。

我笑着,认真地回答:“妈,吃着呢,您做的饭盒我一直带着。秋裤也穿着呢,您就放心吧。”

屏幕那头的她,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一个无比安心、无比满足的笑容。

原来,接纳并回应她的唠叨,就是我们现在能给她最好的孝顺。

世上的铠甲有很多种,有的坚硬,有的昂贵。但妈妈的唠叨,是唯一一副从我们出生就开始打造,用她一生的牵挂和爱意淬炼而成的,最暖的铠甲。

它不华丽,甚至有些笨拙。但它能抵御世间的所有风寒。

因为,那铠甲的里子,绣满了她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