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动人心的时刻!神舟二十一号已经在万众瞩目中成功发射升空!三位航天员乘坐神舟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将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中相会。

此次神舟二十一号乘组由三名优秀航天员组成:指令长是张陆,曾执行过神舟十五号任务;飞行工程师武飞,他是我国最年轻航天员之一,首次执行太空任务;载荷专家张洪章,同样首次飞天。他们搭乘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直指轨道目标。
飞船发射后,仅需3.5小时就能实现与空间站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又一次技术突破——相比此前约6.5小时的对接时间大幅压缩,进一步减轻了航天员在轨适应负担。

回望过去,我国航天从“被排除”到“自主建造”,我们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航天发展之路。二十多年前,国际空间站开始建造时,我国数次表达加入意愿但被美国拒绝,特别是美国通过《沃尔夫条款》禁止美国宇航局与我国航天机构开展航天技术合作。由此,我国航天人从零起步、自主攻关、一步步走向今日辉煌。
正因为那段被封锁、被排除的经历,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坚持自主可控、自主发展。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将杨利伟送入太空;紧接着神舟六号、七号、天宫一号、天宫二号一系列关键任务陆续完成;2021年,我国空间站建设正式进入模块化在轨建造阶段。直到今天,神舟二十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对我国航天自主发展道路最强有力的证明。

据悉,神舟二十一号任务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包括空间生命科学、新材料研究、微重力流体物理、航天医学等领域,三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上驻留半年的时间。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旨在通过技术封锁遏制我国航天发展的图谋,早已宣告破灭。封锁不是终点,自主发展才是起点。如今中国空间站已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各项载人航天任务稳步推进,这一切都清楚地说明:美国航天技术封锁失败,而我国航天开放合作、继续前行的脚步坚不可摧。

我国已经与巴基斯坦签署了航天领域合作协议,至少两名巴基斯坦航天员正在接受选拔培训,预计将成为首批造访中国空间站的外国航天员。我国在选拔机制、联合培训、实验设计等方面都已同步推进。
展望未来,外国航天员将逐步进入我国空间站开展科研,与我国航天员一道成为人类在近地轨道中的合作新标杆。与此同时,我国还将继续推进载人月球探测等更远大目标,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的首次载人登月。

这次神舟二十一号的成功发射,无疑再次彰显了中国航天之路的正确性。正如“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所言:“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这句话已成为我国航天精神的象征,激励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勇攀高峰。
当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载着科研梦想、国家荣耀和国际合作的希望进入太空,在400公里高空的轨道上,是我国为人类探索宇宙贡献的又一份力量。最后,祝愿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神舟二十一号任务能够一如既往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