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这片曾被贴上“失落大陆”标签的土地,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蜕变为全球电商的新兴热土。
15亿年轻人口、跨越式发展的数字基建、以及不断膨胀的在线消费需求,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机遇的商业版图。
对于寻求增量的企业而言,非洲不再是遥远的想象,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市场。

图源:网络
人口红利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引擎
根据大数跨境发布的《2025非洲电商市场洞察报告》,非洲最不可复制的优势在于其庞大且年轻的消费群体,年龄中位数仅19.3岁,意味着这里聚集着大量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的互联网原住民。
过去几年,非洲互联网用户从2.75亿飙升至5.8亿,移动支付的普及率也在南非、肯尼亚等国突破20%。这种变化直接推动了电商渗透率从13%跃升至40%,线上消费习惯从“尝鲜”变成了“刚需”。
但数字化的另一面是区域差异,北非的埃及互联网普及率高达81.9%,而撒哈拉以南的部分地区仍面临网络覆盖不足的挑战。企业若想抓住这波红利,必须学会在“高潜力”与“高复杂度”之间找到平衡,用差异化策略应对分散的市场。


图源:大数跨境《2025非洲电商市场洞察报告》
品类选择:时尚与电子的黄金赛道
非洲消费者的购物车里,时尚产品和电子产品占据了绝对C位,年轻人口对服装、配饰的需求催生了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预计到2030年,时尚品类市场规模将突破230亿美元。
与此同时,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家电等电子产品同样炙手可热,尤其是太阳能设备和二手手机,在西非国家几乎成了硬通货。
不过,非洲的消费逻辑与成熟市场截然不同。南非消费者看重免费配送和用户评价,埃及人则更倾向于高频小额购物。
企业需要跳出惯性思维,避免将其他市场的经验简单复制。比如,在北非推家电时强调“分期付款”,在肯尼亚卖农机时接入M-Pesa支付,往往能事半功倍。


图源:大数跨境《2025非洲电商市场洞察报告》
区域化布局:四块拼图,四种打法
非洲的54个国家并非铁板一块,北非的埃及和摩洛哥基建完善、政策开放,适合作为品牌出海的第一站;西非的尼日利亚人口密集,但物流和支付体系仍在爬坡,更适合轻资产模式的社交电商。
东非的肯尼亚凭借M-Pesa的成熟生态,成为农业机械和绿色能源的试验田;南非市场则已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消费者对3C产品和轻奢品的挑剔程度不亚于欧美。
这种区域分化要求企业必须“用显微镜看市场”。比如,同样的时尚品类,在北非可以主打快时尚品牌,在西非可能需要聚焦平价基础款。盲目追求全域覆盖,反而容易陷入资源错配的泥潭。



图源:大数跨境《2025非洲电商市场洞察报告》
挑战与破局:物流、支付与长期主义
企业想打通非洲市场,物流是一大痛点——仅有35%的农村地区能享受稳定配送服务,城市里的交通拥堵也让最后一公里成本居高不下。
同时支付信任问题同样存在,尽管移动钱包普及率提升,但跨境结算和货币波动仍是隐忧。
但也无需过分担心,毕竟已经有企业通过“本地化仓储+众包配送”的组合拳,将交货周期缩短至48小时。
另外也有玩家利用社交电商的高信任属性,通过WhatsApp社群实现了裂变增长。所以想要玩转非洲市场,关键在于能否长期深耕,而不是追求短期收割。

图源:网络
写在最后:非洲需要“慢功夫”
综上不难看出,对于企业而言,在非洲做电商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概念,关键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网络不好就优化加载速度,信任不够就加强售后服务,支付不便就对接本地渠道……
这里的机会,属于那些愿意脚踏实地、真正了解市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