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哪个国家对这场盛世阅兵感到坐立不安,答案只有一个:日本。
不是因为队伍有多齐,武器有多新,也不是因为来了多少外国元首——而是9月3日之后,世界正在发生的改变。

过去几十年,日本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和“准西方国家”的站位,把自己包装为二战的受害国(挨了核弹),只字不提缘由,美西方不仅袒护,还利用自身的舆论优势,变相给日本营造出了“二战受害者”的国际人设。
那过去几年,新媒体越来越发达,人人都是自媒体,日本人一直能控得住的国际舆论,突然发现,自己控不住了。
而且,情况开始反转了。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伴随几部电影的出圈,东方抗日战场的真实叙述在内外网遍地开花,无数外国网民为中国的抗战感动,为日军的残暴愤怒,为被西方淡化的历史谴责。

而且,日本既然这么热爱美化历史,那随着二战历史事实的不断广而告之,国际网友们需要向日本澄清几个问题:
比如日本8月15日的所谓终战诏书是依据《波茨坦公告》做出的,日本否认一切也没法否认《波茨坦公告》的合法性,那么,根据这个公告,琉球人民的独立诉求是不是该尊重?还有驻军的问题等等

以史为鉴,以上要求都是日本应该遵守并执行的,这是尊重历史。
日本经常喊某岛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很快,日本会发现,现在轮到自己家里有事了。
二、东大武德充沛,日本心里发凉这次阅兵,按照一位参阅士官采访时说的,这些装备不是为了阅兵造的,而是用来打仗的,他们可以从演训场开到阅兵场,也可以随时一声令下,从阅兵场开向战场。
官方宣传片的标语意味深长:苦不苦,想想民族耻辱,累不累,想想抗战先辈。这背后的含义,某国心知肚明。

这次阅兵,新能源相控阵坦克、东风-5C液体洲际导弹、高能激光武器、海陆空无人装备、高超声速导弹、东风垂发步战车、装甲算力核心……93当天亮相的新装备已经让人眼花缭乱。
但这只是个开始。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突破想象力的新概念武器“主动曝光”。
无人作战体系实现海陆空天四位一体,六代机七代机、轨道飞行器…………

面对如此汹涌的武德,日本环顾四周,心里凉了半截。
毕竟,历史上做了这么多恶,还离得这么近。
三、为什么是9月3日?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很多人不知道,日本天皇念《终战诏书》是8月15日,在密苏里舰上签字是9月2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9月9日。
但中国官方规定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
这半个多月的时间差里,发生了什么?
日本从一开始就没有投降的诚意。裕仁受不了两颗原子弹,念的不是投降书,而是一篇“终战圣旨”。

全文800多字,没提一句“投降”或“战败”,通篇都是帝国野心未竞的遗憾和无奈。

美国赶紧在9月2日搞了个密苏里舰投降仪式,把胜利叙事权抓在自己手里。而当这个消息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中国老百姓耳朵里,已是9月3日。这一天,才真正成为举国同庆的日子。
中国选择在这一天隆重纪念,就是要牢牢守住历史的解释权。我们必须自己记住:胜利来之不易,真相不容篡改。

这次阅兵,26位外国领导人、几十国高层或特别代表出席。没有一个是为了串门看热闹。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二战中伤亡最大的两个国家,他们对历史的纪念特别具有历史意义,所以,大家来了,信号再明显不过。
就像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说的:在二战中承受最深重苦难的,主要是前苏联和中国人民,我拒绝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拒绝历史被歪曲。

日本,现在还在国际舞台上,一边死不认罪,一边不要别国来参加中方的反法西斯阅兵。
这份历史的账单,他们自己还在一笔笔地往上加。
而我们,始终要记着,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这些账单,我们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