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机身点缀蓝绿线条的C919客机在迪拜航展上空优雅翻转,向各国政要亮出机腹清晰的“C919”标识。这个看似简单的飞行动作,背后是中国航空工业长达18年的执着追求。

C919的迪拜亮相绝非偶然 2025年迪拜航展开幕式上,C919的飞行表演持续了约15分钟。这架客机在阿尔马克图姆国际机场上空完成了包括急转、爬升和低空通场在内的多个高难度动作。航展现场,波音和空客的高管团队站在观礼区前排,全程注视着C919的每一个飞行动作。
这次飞行表演的时间点值得关注。就在航展开幕前一周,波音公司刚刚宣布第三季度亏损12亿美元,这已经是该公司连续第七个季度出现亏损。空客同期也下调了全年交付量预期,原因是供应链问题导致生产延迟。

适航证背后的误解与真相 国内舆论普遍存在一个认知误区:认为没有欧美适航证,C919就不能飞出国门。实际上根据国际民航组织规则,飞机只要获得登记国颁发的适航证,就具备国际飞行的法定资格。C919持有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证,完全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的最低标准。
截至目前,俄罗斯、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已明确表示认可中国适航标准。文莱民航局不仅承认中国标准,还与中方签署了15架C919的采购协议。这个东南亚国家成为C919打破西方市场壁垒的第一个突破口。

供应链自主化的实际进展 C919项目目前采用CFM国际公司生产的LEAP-1C发动机。但国产CJ-1000A发动机的研发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了约11个月。该发动机已完成317项关键测试,包括连续运转120小时的耐久性试验。在江苏无锡建设的发动机总装线,预计2026年可投入试生产。
在机翼制造方面,中国突破了超临界机翼设计技术。C919的机翼整体壁板采用数控喷丸成形技术,这项工艺原本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掌握。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建立的自动化生产线,每月可生产4套完整的机翼组件。
截至2025年11月,C919累计获得订单数量达到1215架。其中确认订单428架,意向订单787架。国内主要航空公司中,东方航空已接收26架C919,这些飞机累计执飞航班超过1.2万架次,运送旅客量突破200万人次。
南方航空的C919机队开通了广州至杭州、上海等6条常态化航线。在最近一个季度的运营数据中,C919的航班准点率达到91.3%,高于公司机队平均水平。国航计划明年使用C919开通北京至香港的航线,这将是该机型首次执飞国际地区航线。

全球航空产业链的重构 C919的供应商名单显示,该项目有40%的零部件来自国际供应商。美国霍尼韦尔提供飞控系统,法国赛峰集团参与客舱内饰设计,德国利勃海尔供应起落架系统。这种全球协作模式与现代航空制造业的常态相符。
但中国厂商在关键系统上的参与度正在提升。中航工业负责机身制造,航天科技集团提供航电系统,宝武钢铁研发的航空钢材已通过适航认证。在机载软件领域,中国电科开发的通信导航系统已完成装机测试。

实际运营中的技术表现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运行数据,C919的平均日利用率达到8.2小时,与同级别波音737和空客A320基本持平。在燃油经济性方面,C919每座位百公里耗油量比现役同类机型低约12%。这个数据来自对已运营航班的实际监测记录。
东航的C919机队平均日飞行时长从初期的5小时逐步提升到目前的8小时以上。该机型执飞的上海至成都航线,单程飞行时间约3小时,通常每天可执行2-3个往返班次。机务人员反映,该型飞机的故障率处于正常范围。

竞争对手的应对策略 波音公司今年已宣布裁员1.4万人,主要涉及商用飞机部门。其737MAX系列飞机的月产量从42架下调至31架。空客则推迟了A321XLR的交付时间表,这款原定2024年投入运营的新机型,可能要等到2026年才能获得适航认证。
在迪拜航展期间,波音推出了737MAX的改进版本,空客展示了A320neo的升级方案。两家公司都加强了在亚洲市场的营销力度,在航展现场设立了比往年更大的展台。波音中东地区销售总监在采访中承认,单通道客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