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空腹服用还是随餐服用?补充维生素也有“黄金时间”!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正常运作的“小助手”,在日常饮食不均衡,或因疾病、特殊生理阶段导致需求增加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口服方式补充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正常运作的“小助手”,在日常饮食不均衡,或因疾病、特殊生理阶段导致需求增加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口服方式补充。

许多人心中存疑: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应在何时服用?是否存在因服用时间不当而影响其效果的风险?

一、需要补充维生素的情况?

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补充维生素,以下情形可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进行补充:

1. 脂溶性维生素(A、D、E、K)

维生素A:适用于夜盲症、干眼症患者,或长期素食、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人群;

维生素D:适用于日照不足者(如室内工作者、老年人)、肥胖人群及肾病患者(影响维生素D活化);

维生素E:适用于肠道吸收不良者(如慢性胰腺炎患者)、长期服用降脂药物者(可能消耗维生素E);

维生素K:适用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者(杀死肠道合成维生素K的菌群)、胆道疾病患者(影响吸收)。

2. 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

B族维生素(B1、B2、B6、B12等):适用于素食者(B12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长期饮酒者(酒精破坏B族维生素)、熬夜或高强度工作者(消耗增加)、慢性胃炎患者(吸收差);

维生素C:适用于感冒恢复期、坏血病预防、长期吸烟者(吸吸烟会加速维生素C的“消耗”与“流失”)。

二、不同维生素的最佳服用时间

维生素的吸收方式各异,其最佳服用时间也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区分“脂溶性”与“水溶性”:

1. 脂溶性维生素:随餐或餐后立即服用,吸收效果倍增。

脂溶性维生素(如A、D、E、K)需借助脂肪溶解和吸收,空腹服用易直接排出体外。随餐服用可提升吸收效率30%以上。

最佳时间:早餐或午餐后(这两餐通常富含脂肪,如鸡蛋、牛奶、肉类)。例如,食用1片面包和1个煎蛋后,立即服用维生素D。

举例:维生素A胶囊、维生素E软胶囊,均建议“随餐服用”。

2. 水溶性维生素:随餐或餐后服用,减少刺激并保护效果

水溶性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C)虽无需脂肪辅助吸收,但空腹服用可能刺激胃黏膜,且随餐服用能配合食物代谢,减少流失:

B族维生素:随早餐或午餐服用最佳。B族维生素是“能量代谢助手”,白天身体活动频繁,随餐服用能及时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还能避免空腹时对胃的刺激(如维生素B6空腹服用可能引发恶心)。

维生素C:餐后1小时内服用。维生素C呈酸性,胃功能不佳者空腹服用可能导致反酸、胃痛,餐后服用可中和部分胃酸;若胃功能良好,也可空腹服用(吸收更快),但需避免与浓茶、咖啡同服(鞣酸会影响吸收)。

三、复合维生素随餐服用为“通用原则”

市面上的复合维生素产品(如多维元素片、复合B族片),通常同时包含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因此“随餐服用”被视为通用规则:

(1)最佳服用时间:早餐后(多数人早餐会摄入脂肪,且白天吸收后可满足全天需求)。

(2)注意事项:部分复方制剂含有铁、钙等矿物质,需避免与牛奶同服(钙会影响铁的吸收),建议间隔1-2小时(可参考某品牌复合维生素说明书)。

四、五个关键注意事项

1. 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盲目跟风

不同厂家的维生素制剂可能存在特殊要求。例如,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推荐“溶解后立即饮用”(以防维生素C氧化)。务必以药品说明书为准。

2. 避免过量摄入,脂溶性维生素易“蓄积中毒”

脂溶性维生素(如A、D、E、K)会在肝脏和脂肪中储存,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中毒。例如,长期超量服用维生素D可能引发高钙血症(表现为骨痛、肾结石)。水溶性维生素虽能随尿液排出,但过量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每日维生素C摄入超过2000mg可能引起腹泻)。

3. 不能替代均衡饮食

维生素仅作为“补充剂”,无法替代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天然食物。例如,吃一片维生素C的效果远不如食用一个橙子(后者还富含膳食纤维、黄酮类等营养成分)。在补充维生素前,应优先调整饮食结构。

4. 注意避免“冲突”食物或药物

维生素K会影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的效果,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需保持维生素K摄入量的稳定,不可随意增减;维生素B12的吸收会受到二甲双胍(降糖药)的影响,两者服用需间隔2小时。

5. 特殊人群务必遵医嘱

孕妇、哺乳期女性(需调整叶酸、维生素D的剂量)、肾病患者(需控制维生素A、K的摄入)、儿童等特殊人群,在补充维生素前必须咨询医生或药师,不可自行购买和服用。

药师提醒:

脂溶性维生素(A、D、E、K)随餐吃,水溶性维生素(B 族、C)随餐 / 餐后吃,复方制剂跟着早餐吃。

最重要的是:先明确 “是否需要补”,再按说明书或医嘱吃,别让 “补营养” 变成 “伤身体”!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安薇

审稿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廖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