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再论袭人素衣回家的后果

前面写了一篇《》,讨论的重点在“打死”上。这个题目,本来是一个问答;于是在这篇文章之后,有网友给我指出:问题的重点是“素

前面写了一篇《》,讨论的重点在“打死”上。这个题目,本来是一个问答;于是在这篇文章之后,有网友给我指出:问题的重点是“素衣”,而不是“打死”,你跑了题了。

哦,经这一说,我也发现,我的确是没get到重点。提问者的本意是“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丫鬟奴才,是没有资格为父母戴孝的,那么如果袭人非要素衣,接近于戴孝,会不会受到贾府的处分?

现代人不懂古代规矩,网文小说影视文学中常常编出很多条例,什么“嫡小姐有几个一等丫鬟几个二等丫鬟,庶小姐只能有几个”啦,什么“贵妾、平妾、贱妾、良妾,等级分明”啦,什么“庶出女儿在嫡出小姐面前,形同丫鬟,倍受磋磨”啦。这些也不能说不对,但只是在那部作品中,而不能用这些规矩来解释《红楼梦》。就好像你读《西游记》,如果批评“猴子怎么能说话?”或者“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怎么能随便拿在手里?”那你是太天真了。可如果套到《红楼梦》里来,探讨“贾政打宝玉的时候,宝玉怎么不拔根头发、变个替身、替自己挨打?难道这样的富贵人家,还学不到一只猴子的本领?”你是不是太可笑了?

贾府的规矩,只能在《红楼梦》里寻找。而在《红楼梦》里,丫鬟奴才“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袭人死了娘,也没有资格回避主子的盛筵、不能不出来侍候;另一方面,姨太太却是有这个资格的。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一回,通过憨憨的雪雁之口,讲了一个小事件:赵姨娘“和太太告了假,出去给他兄弟伴宿坐夜,明儿送殡去”,原来赵姨娘是有资格去为亲属送丧的。不仅本人有资格,就连她的丫鬟,“要借我的月白缎子袄儿”,也有资格穿素净的衣裳,接近于戴孝。

说到这里,袭人有没有权力穿素衣,也就有了答案:按照丫鬟的身份,她没有这个权力,但从姨太太的角度来看,她又是有这个资格的。

所以才有王夫人的“一面就叫了凤姐来,告诉了凤姐,命他酌量去办理”,也有了王熙凤的“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他说我的话:叫他穿几件颜色好衣裳,……临走时,叫他先来我瞧瞧”,以及“你妈妈若好了就罢,若不中用了,只管住着,打发人来回我,我再另打发人给你送铺盖去”。袭人是王夫人擢升的姨太太,王夫人特意安排王熙凤,王熙凤又是叮嘱又是亲自过目,就是让袭人用姨太太的排场回娘家的——“颜色好衣裳”不是不许穿孝,而是袭人母亲还没死,这时候不需要穿孝。

说到这里,一定又有人反驳我了:袭人的姨太太身份始终没“过明路”,她就是个丫鬟,怎么能算姨太太?

嘿,算不算姨太太,不是你说的、我说的,而是看贾府怎么说的。荣国府里,王夫人是实际当家人,贾母是退休老干部,贾政长年在外且不喜管事儿,王熙凤在王夫人领导下开展工作。所以,王夫人说的,才是算数的。王夫人给袭人二两月钱、姨太太的待遇,袭人就是姨太太了。

至于说“没过明路”,唉,袭人回家也是悄悄的,要不是王熙凤专门吩咐“临走时,叫他先来我瞧瞧”,她连王熙凤都不去见,更不用说贾母或者王夫人了。姨太太固然是“没过明路”的,可穿“颜色好衣裳”或者“素衣”戴孝,还需要去贾母王夫人面前“过明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