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一本小说的结局居然是以主角死去画上句号,这似乎是不符合读者对于圆满结局的期望的,然而《水浒传》就是这样一部悲剧名著,最终梁山群雄多半不得善终,那梁山的老大哥宋江也落得被毒杀的结局。
书中只留下一句“抵清溪,登昱岭,涉高冈。蜂巢剿灭,班师衣锦尽还乡。堪恨当朝谗佞,不识男儿定乱,诳主降遗殃。可怜一场梦,令人泪两行。”
当真是可悲,不过正如笔者说的那般,梁山好汉只是“多半不得善终”,而不是全部都死了,书中也还是有不少好汉得了不错的结局的。
(宋江、公孙胜剧照)
所以当宋江要被毒杀时,为何其他兄弟没来帮忙,尤其是那公孙胜,他为何选择袖手旁观?
一、宋江之死
若你没读过原著,只是通过电视剧了解的《水浒传》,那你多半会以为宋江是个平庸之人,不过就是小小一押司,靠那“忠义”的人设博得群雄的认可,做了梁山之主。
其实不然,原著中的宋江可以说是有着极强的主角光环,比如他无论走到哪都能够得到绿林豪杰们的接济,甚至不仅仅只是凡人,就连神仙也会帮他,比如曾得九天玄女传授天书,还有在面对乔道清施展的法术时,那后土之神也现身替他解了围。
可以说宋江这人从头到尾都是主角光环十分耀眼的一个角色。
然而谁能想到,到了征方腊结束,他没死在战场上,却被皇帝赐了一杯毒酒。
(宋江、李逵剧照)
而此时宋江的做法十分值得玩味,他是把李逵叫到自己身边,顺便把李逵给毒死了,他是这么说的:“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
也就是说,梁山这帮兄弟还是挺忠义的,宋江都考虑到李逵可能会为他报仇,所以才率先出手,以免李逵冲动行事,坏了众兄弟的忠义之名。
(宋江剧照)
不过李逵其实是没有能力为宋江报仇的,这事儿要做,也该是由公孙胜来做,那才真是一位大神。
二、无动于衷的公孙胜
公孙胜表面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道士,其实他一直都在隐藏自己的实力,可以说以公孙胜后来展现的实力来看,当年他们截取生辰纲根本不需要那般大费周章,直接让公孙胜施展法术就行了。
后来的樊瑞、乔道清这些高手,都是由公孙胜制服的。
就拿那“幻魔君”乔道清来说,那哥们有多强?
就这么说,武松、鲁智深在他面前都变得毫无招架之力,你且看这段描述就懂了:“乔道清叩齿作法,捏诀念咒,把剑望西一指,喝声道:‘疾!’霎时有无数兵将,从西飞杀过来,早把宋兵冲动。乔道清又把剑望北一指,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须臾天昏地暗,日色无光,飞砂走石,撼地摇天……猛可地一声霹雳,半空中现出二十余尊金甲神人,把兵器乱打下来。早把鲁智深、武松、刘唐打翻。北军赶上,也被活捉去了。”
就是这段剧情中,梁山的大部分好汉都已经被击败了,宋江也手持长剑,一度想要拔剑自刎,此时是后土之神现身,才破解了乔道清的妖法。
而在后续的剧情中,乔道清则是与公孙胜斗法失败,继而加入了梁山阵营,可以说公孙胜就是梁山第一强者。
(乔道清)
宋江担心李逵造反为自己报仇,那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李逵最多也就是小打小闹,掀不起什么波澜,真正要说有能力帮宋江报仇的人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公孙胜,但凡他施展法术,怕是颠覆了大宋江山也不足为奇。
可公孙胜为何没出手?
或许你看了当年宋江对扈三娘做的那些事,也就明白公孙胜此时为何选择袖手旁观了。
三、扈三娘的遭遇
当年梁山三打祝家庄时,最大的收获不止是那些粮草金银,而是收获了一位女将,即“一丈青”扈三娘。
当时是林冲擒下这女子,可林冲都还没把这女子带回梁山,她就被宋江半路截走了,说是送去宋太公那儿安顿。
众人都以为宋江是对这女子有非分之想,要把这女子娶了做夫人,然而宋江后来的做法却出乎读者的意料。
梁山拿下三庄联合后的庆功宴上,宋江就为扈三娘指婚了,说是:“宋江亲自与他陪话,说道:‘我这兄弟王英,虽有武艺,不及贤妹。是我当初曾许下他一头亲事,一向未曾成得。今日贤妹认义我父亲了。众头领都是媒人,今朝是个良辰吉日,贤妹与王英结为夫妇。’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推不得。两口儿只得拜谢了。晁盖等众人皆喜,都称领宋公明真乃有德有义之士。当日尽皆筵席,饮酒庆贺。”
此时晁盖还在一旁傻乐,他还没意识到一个问题。
(宋江、扈三娘剧照)
宋江空手套白狼,已经赢得了众兄弟的信任。
不说宋江有没有娶扈三娘,其实这扈三娘该嫁给谁,压根就不该由他来定,他算老几啊?此时的老大明明是晁盖,他越权把一个就不该属于他的女人送给了另一位兄弟,这就是他有德有义了?
着实荒谬,要不怎么梁山这帮人后来多半不得善终呢?他们完全不明事理啊,也只有公孙胜早已看透一切,后来他没参与征方腊,也是看透了宋江的为人,毕竟他本就是晁盖的人,所以他如何会去救这么一个伪君子,他不偷着乐,都算不错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