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主桥合龙。(无人机照片,谭凯兴 摄)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7月25日,由中建六局承建的广西融福高速公路No.1标项目融江特大桥主桥合龙仪式在融江融安县浮石镇段举行,该大桥主桥合龙是融福高速重要的里程碑节点,比预计工期提前了1个月完成,为下一步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标志着全线贯通按下“加速键”。
据介绍,融福高速公路No.1标项目融江特大桥全长2216.5米,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主跨(96+180+96)米横跨融江,主墩承台位于江中,采用无底双臂钢套箱围堰施工工艺,上部结构为变截面连续刚构箱梁,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与智能设备应用,克服了施工环境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难题,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环保理念的深度融合,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大桥设计的最大桩基深度达72米,通过冲击钻钻入地下后同时跟进钢护筒作业,实现桩基灌注完成,施工难度比较大,施工要求高,对项目团队是一场大考。”融江特大桥责任工程师张凤举介绍说。
建设中,项目团队针对融江水下串珠状溶洞密布、两岸道路受限、单独修建便道周期长的问题,通过现场查勘,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积极沟通,最终采用“可提升式通航钢栈桥”方案,通过提升式钢栈桥贯通东、西两岸,大幅缩短便道长度,保障了机械设备与材料高效进场。
“智能提升系统的应用让水上施工更安全高效。”中建六局项目负责人郭俊峰介绍说。该系统为8台GYS120-250 智能提升千斤顶配合钢绞线同步作业,对比传统人力密集型作业模式,调试完成后仅需1 人操作,即可实现主墩双壁钢围堰精准下放,提升了施工安全性,为墩身施工在雨季来临前出水面争取了宝贵工期。
项目团队充分发扬“忠诚担当 使命必达”的中国建筑精神,实现双壁钢围堰成功安装下放、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顺利浇筑、雨季前主桥墩身顺利出水面、大桥左幅提前20天合龙等节点目标,比计划工期提前30天完成大桥主桥合龙。
据悉,融福高速公路作为《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中“1环12横13纵25联”中联2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融福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后,不仅有利于改善融安县交通条件,带动融安县及周边各县的经济发展,对构筑广西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将广西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海港枢纽、航空枢纽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谭凯兴 王鹭捷 沈文谦 摄影报道

7月25日,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主桥合龙。(无人机照片,谭凯兴 摄)

7月25日,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主桥合龙。(无人机照片,谭凯兴 摄)

7月24日凌晨,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建设工地,工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谭凯兴 摄)

7月24日凌晨,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建设工地,工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谭凯兴 摄)

7月24日凌晨,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建设工地,工人在施工作业。(无人机照片,谭凯兴 摄)

7月24日凌晨,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建设工地,工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谭凯兴 摄)

7月24日凌晨,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建设工地,工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谭凯兴 摄)

7月24日凌晨,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建设工地,工人在施工作业。(谭凯兴 摄)

7月24日凌晨,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建设工地,工人在施工作业。(无人机照片,谭凯兴 摄)

7月24日凌晨,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建设工地,工人在施工作业。(无人机照片,谭凯兴 摄)

7月24日凌晨,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建设工地,工人在施工作业。(无人机照片,谭凯兴 摄)

7月25日,工程建设者见证广西中建融福高速融江特大桥主桥合龙。(沈文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