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种植中,合理使用叶面肥是增产提质的关键措施之一。叶面肥通过叶片直接吸收养分,能快速补充树体所需营养,尤其适用于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或土壤养分不足的情况。以下是葡萄种植中叶面肥的科学使用方法,结合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详细说明:
一、叶面肥选择原则针对性补充:根据土壤检测和植株表现,选择缺素对应的叶面肥(如缺铁用螯合铁,缺锌用硫酸锌)。通用型叶面肥可选含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复合型产品(如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叶面肥)。安全性优先:避免使用高浓度或含激素的叶面肥,防止烧叶或果实畸形。选择正规厂家生产、有登记证号的产品。兼容性:叶面肥可与杀菌剂、杀虫剂混用,但需先小面积试验,避免酸碱反应或沉淀。
二、分阶段使用叶面肥方案1. 新梢生长期(萌芽至开花前)目标:促进枝叶健壮生长,为花芽分化奠定基础。推荐叶面肥:高氮型:尿素(0.5%-1%)+ 氨基酸叶面肥(稀释500-800倍),促进新梢抽发和叶片展开。中微量元素:硼砂(0.1%-0.2%)+ 硫酸锌(0.1%),预防缺素症(如小叶病、花而不实)。使用方法: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2-3次。重点喷施新梢和幼叶背面(气孔多,吸收快)。2. 花期至幼果期(开花至坐果后)目标:提高坐果率,减少落果,促进幼果膨大。推荐叶面肥:硼钙同补:硼砂(0.1%)+ 糖醇钙(1000-1500倍),预防缩果病和裂果。磷钾肥:磷酸二氢钾(0.2%-0.3%),增强花芽分化能力。使用方法:开花前喷施1次硼肥,坐果后喷施1次钙肥+磷钾肥。避免在盛花期喷施(易冲散花粉),选择早晨或傍晚无风时进行。3. 果实膨大期(坐果后至转色前)目标:促进果实快速膨大,提高单果重和均匀度。推荐叶面肥:高钾型:磷酸二氢钾(0.3%-0.5%)+ 硝酸钾(0.2%),提升果实糖分积累。中微量元素:硫酸镁(0.1%-0.2%)+ 螯合铁(0.05%),预防黄叶和缺素症。使用方法: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续2-3次。重点喷施果实和叶片背面,结合地面追肥效果更佳。4. 转色至成熟期(果实开始着色至采收)目标:促进果实均匀着色,提高糖分和风味,延长货架期。推荐叶面肥:着色增甜剂:氨基酸螯合钙(1000倍)+ 磷酸二氢钾(0.3%),提升果实硬度。天然提取物:海藻酸(0.1%)或鱼蛋白(0.2%),增强抗逆性。使用方法:转色初期喷施1次着色剂,采收前15天停止使用。避免在高温时段喷施(易引发日灼)。
三、叶面肥使用技巧喷施时间:早晨或傍晚(气温低于25℃),避免中午高温导致药液蒸发过快。雨前6小时内不喷施,雨后需补喷。喷施部位:重点喷施叶片背面(吸收效率是正面的5-8倍)和果实表面。均匀覆盖,以叶面不滴水为宜。浓度控制:严格按产品说明书稀释,避免浓度过高烧叶(如尿素超过1%易产生药害)。首次使用前需在小范围试验。交替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单一类型叶面肥,防止养分失衡或产生抗性。例如:磷钾肥与氨基酸肥交替使用。四、配套管理措施土壤管理:叶面肥需结合地面施肥(如基肥、追肥),不能完全替代根系吸收。每年秋季施入腐熟有机肥(3-5m³/亩)+ 平衡型复合肥(50-80kg/亩)。水分管理: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田间持水量60%-70%),避免干旱或积水。修剪与疏果:合理修剪枝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疏除过密果、小果和病果,提高单果重量。病虫害防控:结合叶面肥喷施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和杀虫剂(如吡虫啉),预防霜霉病、白粉病等。
五、案例参考:叶面肥增产提质效果某巨峰葡萄园:在膨大期喷施3次磷酸二氢钾(0.3%)+ 糖醇钙(1500倍),单果重增加1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2%,裂果率降低30%。某阳光玫瑰葡萄园:转色期喷施2次氨基酸螯合钙(1000倍)+ 海藻酸(0.1%),果实硬度提高20%,货架期延长5-7天。六、注意事项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易产生沉淀失效。安全间隔期:采收前15天停止使用叶面肥(尤其含激素类产品)。记录与调整:根据植株反应调整叶面肥种类和浓度,建立施肥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