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科微宋仕强“华强北山寨手机”研究(四),“华强北山寨手机”技术沿革“。华强北山寨手机”技术路线,分为逆向抄袭和正向仿制开发两种。早期的功能机阶段,以逆向抄袭为主。如看好诺基亚热卖的机型,他们就会买几个同款手机来拆解,把外壳尺寸、pcb板电路图、和BOM表,甚至每个电容、电阻、TVS管,这些元器件品牌型号都抄下来,再把软件代码破译掉,就可以生产了。但是很多人连原理图都不懂,只能“依葫芦画瓢”,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大打折扣,产品也不会迭代,但是好在价格便宜也可以赚钱。第二种是正向仿制开发。在“山寨手机”早期积累海量资金后,也积累一些技术,逐渐也有大厂的技术员加入“山寨手机”的队伍,供应链的解决方案也丰富起来了,部分厂家就开始正向设计(即在通晓手机工作基础原理之后再来研发产品)。技术员有的是从事通信和手机相关的行业,如沙井的王氏电子厂为东芝无绳电话和“摩托罗拉大哥大”代工,他们的部分技术人员就懂移动通信的原理;还有一部分是以前搞小灵通、寻呼机研发的,我见到过润迅、翔龙寻呼台出来的技术人员在华强北搞手机;还有泰丰888电话、莲塘国威电子、南油亿利达等出来的技术人员,有的是做无绳电话、还有做2G通信的,这些半路出家的都比华强北的游击队强多了。据说2003年,魅族手机的黄章在华强北售卖MP3时,发现国产3C产品的商机,推出第一款国产高端MP3播放器,赚到了第一桶金。于是开始研发生产手机,在2009年,魅族手机M8机型在两个月内销量突破10万部,一时被誉为“国产手机头牌”。正规军加入手机行业,促进了华强北山寨手机技术和市场占有率的大飞跃。如有从中兴通讯出来的工程师加入了华强北,有波导手机的人也来到了华强北创业,我和在华强北的西安电子科大和北京邮电学院的通信专家还喝过小酒。联发科(Media Tek)和上海展讯(Spreadtrum)推出交钥匙工程后,“华强北山寨手机”的产业生态和技术储备、人才储备才算稳定下来了,华强北的商户从会改动一点点小功能,到可以一条龙搞定手机软硬件的开发生产了,这也是华强北创新的开山之作。当时华强北山寨手机以“双卡双待”“超长待机”“大功率音响”等差异化功能大受欢迎。2006年,传音的竺兆江洞察非洲市场需求,优化算法让黑人拍照变白,这些创新让传音成为“非洲手机之王”。在山寨手机的繁荣时期,在车公庙工业区、泰然工业区、还有南山科技园南区,生存着2000多家为华强北配套的手机设计公司,在珠三角围绕华强北山寨手机的生产制造的产业链也发展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