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上》剧照
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电视剧《北上》中,花街位于运河之畔,有一年,马奶奶突然带回来一个10岁的漂亮女孩,这个女孩是马奶奶的孙女,名叫马思艺。
马思艺是一个有着意大利血统的女孩,个子高挑。马思艺有着不同于花街上女孩们的美丽,但她看起来过于安静,少了10岁女孩子该有的那种天真烂漫。其实,马思艺并不是天生性格如此,而是她遭遇了家庭中的各种变故,这是有方法治愈的。

《北上》剧照
当个体处于低谷时,心理状态往往处于认知资源耗竭与情绪敏感度增强的双重脆弱状态,此时微小的善意能产生巨大影响,因为触发了心理系统的深层修复机制。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建议先“点赞”、“收藏”、关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01 马思艺的个性,是家庭创伤的代际传递马思艺的父亲生了重病,虽然家里找各种方法四处求医,依然没有救回父亲。没过多久,马思艺的母亲就带着马思艺改嫁了。
马思艺的母亲重新寻找自己的幸福,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当马思艺的母亲为新家庭生下了儿子以后,一切就变了。
马思艺的母亲以奶奶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把马思艺送到了花街马奶奶家,其实就是嫌弃马思艺是自己新生活的包袱,抛弃了马思艺。

《北上》剧照
马思艺内心不太能接受,所以一直骗自己,这只是暂时到花街陪奶奶一段时间,过段时间妈妈就会接自己回家。但是,马思艺因为太思念妈妈,给妈妈打电话询问何时来接她时,妈妈不耐烦的态度,终于让马思艺无法再自己欺骗自己了。
马思艺自从离开妈妈,来到花街以后,晚上就一直失眠,加上她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同龄人的过于安静的个性,这些都是因为马思艺陷入了依恋创伤。
02 夏凤华带马思艺认门,归属感重建马奶奶带着马思艺回到自己位于花街的住所,小院的邻居们都热情地和马奶奶打招呼,询问马思艺是谁。
小院里孩子中的机灵鬼夏凤华,为人热情,立刻拉上马思艺的手,带着马思艺去小院各家去认门,一边认门一边介绍各家的小朋友。
夏凤华的热情感染着马思艺,夏凤华就像亲姐妹一样,天天带着马思艺,一方面照顾和保护马思艺,另一方面帮助马思艺迅速融入邻居小朋友们的圈子。

《北上》剧照
马思艺遭遇父亲早逝,然后又被母亲抛弃,来到花街和奶奶生活,这一切把马思艺的精神打倒了,马思艺遭遇到人生低谷。
当一个人在处于低谷时,通常会伴随存在性孤独,就是对自我价值与社会联结的根本性质疑。而在此情境时,微小的善意就会成为关系性证据,证明个体未被世界彻底遗弃。
夏凤华的热情主动,以及小院邻居们的日常关怀,帮助马思艺重新建立了对他人的基本信任。马思艺有了新的安全基地,依恋系统得以重启,她的童年依恋创伤逐渐修复。
03 谢望和送马思艺书包,意义感重构马思艺在夏凤华的帮助下,虽然慢慢融合进了花街的生活,开始了正常上下学的生活,但看起来总是有一些忧郁。
谢望和从马思艺刚进小院,就开始关注她,马思艺正好也和他是一个班的同学。有一天,谢望和注意到马思艺没有书包,每天上学都只是背着一个布袋,他脑子里突然就有了一个想法。
谢望和以自己的影响力,召集了周海阔以及院子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到运河里捞河鲜。周海阔的父亲是开餐馆的,谢望和同小伙伴们一起把打捞到的河鲜抬到周海阔父亲的餐馆门口,把河鲜卖给了餐馆。

《北上》剧照
谢望和带着小伙伴们打捞河鲜赚钱,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给马思艺买个书包。但是,谢望和也知道,如果突如其来的给马思艺送书包,也会太突兀,反而会引起马思艺的不适。所以,谢望和带着小伙伴们赚钱,给小院里每个小伙伴都买了一个新书包。
第二天上学时,马思艺在家门口看到了一个粉红色的新书包,谢望和带着小伙伴们一起出现,大家都背着新书包,马思艺就不会觉得自己被特殊对待了,马思艺高高兴兴地背上新书包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学了。

《北上》剧照
当一个人处于低谷期时,容易陷入意义真空,将困境归因为内在缺陷或命运不公,也就是“我本不值得”。这时,他人的帮助行为会构成外源性价值确认,打破“我一无是处”的自我叙事,让自我价值重新锚定。
谢望和给马思艺送书包的善意帮助,就让马思艺对自我价值进行了重新锚定。而且,谢望和照顾到了马思艺的情绪,不是单单只给马思艺一个人送书包,这也让受助者马思艺对谢望和的善意帮助进行了重新定义,“因为我有价值”而不是“对方只是施舍”。
-END-
今日话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看完记得点赞哦。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