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0月31日,粤地东莞石排镇沙迳公园长凳上安装的大量扶手,引发关注,被质疑是否合理。
11月1日,当地工作人员回应称,扶手已拆除,此前安装是应村民需求,为的是方便老年人起身撑扶。因为公园使用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常需借助一定的物体撑扶站立。
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这项措施应该是暖心贴心的爱心民心工程,既然如此,为什么舆情一起,立马就拆除了呢?
而另一家报道则显示,当地社区工作人员直言不讳的表示,这就是防“浪”设计:为了防止流浪汉霸座躺卧,甚至扎营,让路人都能够坐下来休息!
不得不说,工作人员的第二种说法才是根本:安装这些扶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专门对付流浪汉的!让流浪汉白天夜里都没法躺下休息,从而达到赶走他们的目的!
两种说法一比较,显而易见,前一种说法,显然是睁大俩眼说瞎话!
其一,如果有老人真的行动不便到一旦坐下去就需要依靠一定的物体支撑才能站起来的话,只怕是只有老态龙钟、弱不禁风、病入膏肓者,才会达到那种地步吧,而真要那样的话,他们的家人还会让他们走出家门,到公园来晒暖、遛弯、运动吗?
还有,视频显示,带有围栏的亭子间长凳,也装上了密匝匝的扶手,请问:老人起身时,是撑住边上竖向安装的围栏站起方便,还是撑住横向趴在长凳上的扶手方便?




两相一比较,你这方便老年人起身的说法,岂不是放屁打侧脚——没啥遮羞了吗?
我们常说,要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安全感、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让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难道乞丐、流浪汉们不在老百姓、人民群众这一群体中吗?是谁把他们排除在外的?
诚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本就艰难的人生,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变故、灾难和不幸,因为学习、工作、事业、生活、恋爱、婚姻、家庭等等人生的诸多因素,本身就是一个多解甚至无解的方程!
俗话说,世上没有称意人,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乞丐、流浪汉们,本就是被这个社会淘汰、被这个时代遗弃的最最弱势的群体。之所以成为乞丐、成为流浪汉,则说明该负起责任的社会职能部门——救助站、收容所之类,并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负起该负的责任!
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公园、绿地、街头巷尾、桥底涵洞等等的角角落落,才会时不时出现他们的身影!
可是现在,在又一个严冬即将来临的时候,事发地的公仆父母官们,却想出如此高招,出奇制胜,对流浪汉们“赶尽杀绝”,请问,怎样的铁石心肠,才能做出这般心狠手辣之事?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温度,绝对不是它对待达官贵人的态度,而是对待最底层不幸者的态度!
在结束这篇短文的时候,请允许我原文照录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晚年创作的散文诗《乞丐》吧——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变得冷起来的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恩惠。
——屠格涅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