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江苏射阳县的滩涂开发历程中,源泰贝类养殖场的职工曾为顾全大局,主动让出4000亩优质潮上带滩地,助力政府化解纠纷。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合同期限与补偿待遇的悬殊差异。如今,面对历史遗留问题,职工们仍在等待一个公平的答复。
一、改革启程:六年承包奠定基础2001年,根据县政府的海涂改革方案,源泰贝类养殖场与海涂公司签订了六年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前三年不进入市场竞标,承包费为每年5万元,后三年需重新议价。同期,同类型的福隆兴、富思源两家养殖场也签订了类似合同,但后续均未严格履行竞标程序。
二、界址纠纷:职工让步解难题承包经营伊始,源泰养殖场便与个体老板胡某因滩地界址产生矛盾。在县政府协调下,源泰职工以大局为重,主动让出部分滩地,促使胡某撤诉。为此,双方于2002年重新勘定界址,源泰与海涂公司签订了十五年一次性买断合同,原六年合同终止。
三、合同差异:待遇悬殊埋隐患令人不解的是,在源泰签订十五年合同的同时,胡某却与海涂公司签订了长达四十五年的承包合同。尽管当时县领导曾口头承诺“一视同仁”,但这一差别为日后补偿问题埋下伏笔。源泰职工在合同期内持续经营,并响应政府号召,于2019年申遗期间主动撤离滩地。
四、补偿落差:亿元与零的对比近年来,胡某因合同未到期而通过诉讼获得海涂公司上亿元补偿。而同为滩地经营者的源泰职工,却未获得分文补偿。更让职工们难以接受的是,另外两家养殖场虽未参与竞标,却分别获得了数十万元的清算款。
五、职工心声:信政府护公平源泰职工表示,我们始终相信党和政府能依法依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带领我们走出困境。职工的奉献与牺牲不应被遗忘,我们期待在政策框架内获得公平合理的对待,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结语滩涂开发的历史中,有奉献也有遗憾。如何妥善化解旧账、实现公平补偿,考验着治理智慧。我们坚信,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这一问题终将得到圆满解决,让每一位为发展付出的人感受到正义与温暖。
免责声明:本文严格遵守平台发布规则,隐去敏感信息,仅作客观陈述。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