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帝寒金温 | 秋天像鸡一样活着,省钱还养身

秋天真的来了。一到这个季节,总有人抱怨“秋燥”、“没精神”,不是买润喉茶就是炖补品,折腾一番,身体却依旧疲乏。其实不必如

秋天真的来了。

一到这个季节,总有人抱怨“秋燥”、“没精神”,不是买润喉茶就是炖补品,折腾一番,身体却依旧疲乏。

其实不必如此复杂,《黄帝内经》早有提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天学着像鸡一样生活,就能轻松实现“养阴”与“收神”。

一、像鸡一样“晨啼而起”:天亮就动,养足一身阳气

鸡随天时而鸣,天微亮便振翅啼晨,从不贪睡懒觉。对应到秋季养生,正是要把握“晨起养阳”的黄金时段。

早晨5点到7点(卯时,大肠经当令)起床,不必急着洗漱用餐,可以先到小区花园、河边或阳台,找一处空气清新的地方站定。双手自然下垂,闭上眼睛深呼吸,吸气时使清气往丹田沉,呼气时慢慢吐出浊气,持续10分钟;之后悠闲散步20分钟,让晨光温和地洒在后背上——这一套做下来,比任何提神饮料都管用。

秋天的晨光明媚而不炽热,能悄悄调节生物钟,帮你把夏天“熬丢”的阳气补回来

二、像鸡一样“随时饮水”:小口慢喝,浇灭秋燥火气

养过鸡的人都知道,鸡笼里始终备有清水,它们渴了就啄饮两口,从不会等到极度口渴才喝水。这一点恰恰契合秋天养生的关键:防秋燥,拼的不是“一次性猛喝”,而是“持续小补”。

秋天空气干燥,风一吹就容易口干、鼻燥,甚至皮肤发紧。别等喉咙冒烟了才找水喝,把水杯放在手边,无论工作还是做家务,每隔半小时就喝一两口温水;也可以用麦冬、玉竹等泡水代茶,滋阴润肺的效果,比单纯喝白水更好。

除了喝进去,还可以“外敷”补水。早上洗脸后,用温毛巾敷1分钟口鼻,让水汽滋润呼吸道,秋燥引起的嗓子干、鼻子痒,很快就能缓解。

三、像鸡一样“登高而鸣”:多去户外,为心情“松绑”

公鸡总爱站在高处鸣叫,视野开阔,叫声也传得远。秋天学学它,多“登高”,多“望远”,既能强健肺气,又化解悲秋情绪。

《黄帝内经》讲“秋气通于肺”,秋天肺气容易郁结,导致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周末别总宅在家,可以约朋友爬爬郊野小山、逛逛公园观景台,哪怕只是站在高楼的露台上看看远方的树、天上的云,都有效果。

站在高处时,不妨像鸡一样“喊”两声,把心里的闷气痛快喊出来。新鲜的空气冲进肺里,再把坏情绪随呼气吐出去,心胸顿时就开阔了,所谓的“悲秋”感也就自然消解。

四、像鸡一样“悠游觅食”:吃点“应季鲜”,养脾胃不费劲

鸡觅食从不急躁,低头啄两口,抬头踱两步,自在从容。秋天养脾胃,就得学这份“悠游”——不贪多、不猎奇,吃当季、吃新鲜,就是对身体最好的照顾。

秋天的当令食材,全是“养阴润肺”的好东西:脆生生的梨、甜丝丝的葡萄、粉糯的芋头、还有刚上市的莲子、百合。不用复杂烹饪,梨直接削皮吃、葡萄洗干净抓一把,芋头蒸着吃,简单做法不但能保留营养,还能减轻脾胃负担。

帝寒金温认为:秋天养生的核心,不在于“补得多好”,而在于“顺不顺时”。

鸡的生活简单却妥帖:跟着天光亮起床,跟着口渴就喝水,跟着心情去登高,跟着季节吃东西——这份“顺应自然”的智慧,就是健康的养生经。

从今天起,试着学鸡过一天:天亮就起、小口喝水、多去户外、吃口鲜货,你会发现,秋天的舒适,就藏在这些小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