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区楼下带回了一只脏得看不清毛色的流浪猫。
可奇怪的是,每次它路过我的床边,总会对床底下炸毛,发出低沉的警告声。
我试着低头检查床底,却什么也没发现,只有几团灰尘。
昨天,我终于下定决心装了个小型监控,想弄清楚到底是什么让它这么不安。
半夜,手机突然弹出动静提醒,我点开录像,瞬间觉得整个人像是掉进了冰窖。
那天晚上,我收拾了几件简单的行李,抱着猫咪,果断离开了这个住了三年的家。
1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生活在这座平凡的城市里。
每天早上挤公交去上班,下了班偶尔跟朋友吃顿饭,周末看看电影,日子平淡却规律。
直到这只流浪猫闯进我的生活,一切平静都被打破了。
那是个周五的傍晚,天空飘着细密的雨丝。
我撑着伞走在回家的路上,远远地瞥见小区绿化带边蜷缩着一个瘦小的身影。
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一只瘦得皮包骨的流浪猫,湿漉漉地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它察觉到我靠近,立马竖起全身的毛,警惕地盯着我,却虚弱得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
我蹲下来,尽量放轻声音说:“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
我脱下外套,小心翼翼地把它裹起来,它虚弱得几乎没有挣扎。
回到家,我用毛巾轻轻擦干它的毛,才看清它的模样。
这是一只三花猫,白底毛色上点缀着橘黄和黑色的斑块,像被画家随意泼了颜料。
它的左耳缺了一小角,右后腿上有一道已经结痂的伤痕。
“你到底经历了什么啊?”我轻声嘀咕,它只是用那双琥珀色的眼睛戒备地盯着我。
我给它准备了一碗温水和一些切碎的鸡肉块。
它先是小心地嗅了嗅,然后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像是好久没吃过饱饭了。
吃完后,它迅速钻到沙发底下,只露出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偷偷观察这个陌生的地方。
“你就先在这儿住下吧,等你好些了再说。”我对它说,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温和。
那天晚上睡觉前,我在客厅给它准备了个临时的猫窝,希望它能安心休息。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猫窝空荡荡的,小猫还是躲在沙发底下,眼神依然警惕。
我没强迫它出来,只是继续给它放食物和水,每天抽空跟它聊几句。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小黄”,因为它身上最大的斑块是橘黄色的。
大概过了两周,小黄终于开始适应这个新家了。
它不再老是躲在沙发底下,开始在屋子里四处探索,跳上跳下,嗅嗅这个,闻闻那个。
有时候,它甚至会跳到我腿上,蜷成一个毛茸茸的小球,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我开始喜欢这种有它陪伴的生活,回家不再是面对冷清的房子,而有个小生命在等着我。
可好日子没持续多久,我很快发现了一件怪事。
每次小黄靠近我的卧室,尤其是走到床边时,它的行为就会变得特别奇怪。
它会突然停下脚步,全身毛炸开,耳朵紧贴脑袋,眼睛死死盯着床底,嘴里发出低沉的“呼呼”声。
一开始,我以为是床底有虫子或者老鼠之类的小动物。
我拿着手电筒趴在地上,仔细检查了床底和周围的角落,可什么也没找到。
只有一些灰尘和几只被我遗忘的旧袜子。
我试着把床挪了个位置,想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东西藏在下面。
床底干干净净的,连个可疑的影子都没有,甚至连只蜘蛛都不见。
我又检查了床垫、床单,甚至把床头柜拆开看了个遍,依然什么也没发现。
这个谜团让我越来越困惑,因为小黄的反应实在太强烈了。
每次它路过那个地方,都会炸毛弓背,对着床底发出威胁的声音,好像那里藏着什么可怕的东西。
我在网上查了些资料,发现猫咪确实有种“超感知”能力,能察觉到人类感觉不到的东西。
有人说猫能看见灵体,也有人说它们只是对某些气味或声音特别敏感。
我不是个迷信的人,但小黄的异常行为确实让我有点不安。
为了弄清楚真相,我决定用更科学的方法来查探。
在朋友的建议下,我买了个小型监控摄像头,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画面。
我把摄像头装在床对面的书桌上,镜头正对着床底,希望能拍到小黄反应强烈的原因。
装好后,我测试了一下,摄像头运行正常,画面清晰。
小黄好奇地盯着我摆弄这个新玩意儿,但当我靠近床边时,它又开始警惕地瞪着床底。
那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加班到很晚,回到家已经快半夜了。
小黄照旧在门口迎接我,蹭着我的腿表示欢迎。
我简单洗漱后,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小黄则舒舒服服地窝在客厅的猫窝里。
我顺手打开监控应用看了一眼,一切正常,床底下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2
我的生活一直很有规律,从不相信什么超自然的东西。
但自从小黄出现后,一切似乎都变得有些不同了。
小黄是一只特别有灵性的猫咪,我心情不好时,它会轻轻蹭我的手,好像在安慰我。
它也很会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该安静地陪着我,什么时候该撒娇逗我开心。
我们之间慢慢建立了一种奇妙的默契,它好像能读懂我的情绪。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对它对床底的异常反应这么上心。
小黄从来不是只胆小的猫,流浪生活的经历让它比一般的家猫更勇敢、更坚韧。
它不会无缘无故地害怕什么东西。
我开始回想自己搬进这套公寓的经历。
这栋楼是十年前建的,我是第二个租户。
房东是个和蔼的老大爷,他说之前的租户因为工作调动搬走了。
公寓条件不错,租金合理,位置也方便,我挺满意。
搬进来后,一切都很正常,没遇到什么奇怪的事。
我工作忙,经常加班到深夜,但回到家总能觉得安心放松。
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它成了我在这个城市的小港湾。
直到小黄的出现,我才开始觉得有些事我可能一直没注意到。
我开始回忆有没有过什么奇怪的经历。
确实有几次,半夜醒来觉得房间冷得异常,但我只当是空调调得太低了。
还有一次,我明明记得把书放在床头柜上,第二天却发现它出现在书架上。
这些小事我当时没太在意,觉得自己可能是记错了或者太累了。
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事似乎没那么简单。
我又想起搬进来第一个月,经常做一些奇怪的梦。
梦里总有个人站在我床边,低头盯着我,但我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脸。
当时我以为是刚搬新家不适应,后来梦渐渐少了,我也就不当回事了。
可现在想起来,那些梦让我感到一阵寒意。
我试着用理性的角度分析这一切。
或许小黄只是对某种气味或声音特别敏感,或许床底有老鼠或虫子我没发现。
又或许是我自己太紧张,把简单的事想复杂了。
为了进一步确认,我决定找物业问问这栋楼的背景。
物业的张阿姨在这儿工作了十几年,对楼里的事门儿清。
我假装要装修,顺便问了问公寓的过去。
她告诉我,这栋楼建了十年,一直挺太平,没发生过什么大事。
我又试探着问了前任租户的事,她说是个年轻女孩,因为工作原因搬走了,没啥特别的。
这些回答没解开我的疑惑,反而让我更好奇小黄为什么对床底那么害怕。
我想过联系前任租户,但房东对她的信息守口如瓶,说是保护隐私。
没办法,我只能指望那个监控能给我个答案。
装监控那天晚上,我特意早早回了家,想看看夜里会不会有什么动静。
小黄好像也感觉到了我的紧张,一直跟在我身边,时不时朝卧室方向看。
我摸着它的头,轻声说:“别担心,今晚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回事了。”
我尽量保持正常作息,吃完晚饭,看了会儿电视,然后洗漱上床。
躺在床上,我打开手机监控应用,画面清楚地显示床底的情况。
当然,什么也没有,只有空荡荡的地板和一点灰尘。
我把手机放在枕边,调成静音但保留震动提醒,然后关灯准备睡觉。
睡前,我听到客厅的小黄发出轻微的呜咽声,但很快安静下来了。
我告诉自己别胡思乱想,闭上眼,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第一时间检查手机,监控应用没有任何提醒。
整晚平静无事,没有任何异常。
我松了口气,也许小黄的行为真的只是对某些人类察觉不到的东西的反应。
这样的平静日子持续了几天,我慢慢放下了戒心。
小黄还是对床底保持警惕,但我已经没那么在意了。
我猜,它可能只是有点小怪癖,就像有人怕蜘蛛或高处一样。
3
周末,我和几个朋友约好去郊外爬山,打算在山上住一晚。
我给小黄准备了够吃的食物和水,安慰它我会很快回来。
出门前,我又检查了一遍监控设置,确保一切正常。
这次郊游很开心,山上空气清新,远离城市喧嚣,我感觉特别放松。
晚上,我们围着篝火聊天,分享各自的故事和经历。
聊着聊着,我提到小黄对床底的奇怪反应,朋友们都挺好奇。
有人建议我查查房子的历史,看看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事。
还有人半开玩笑地说,说不定真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我笑着摇摇头,说我相信一切都有科学解释。
但心里,我却忍不住想起那些怪梦和小黄的异常行为。
夜深了,大家各自回帐篷休息,我躺在睡袋里,盯着帐篷顶发呆。
突然,手机震了一下,打断了我的思绪。
是监控应用的提醒,提示床底有动静。
我的心跳瞬间加速,手指颤抖地点开了提醒。
监控画面让我瞬间冒冷汗,整个人像是被冻住了。
第二天一早,我找了个借口提前下山,直奔家里。
到家后,我匆匆收拾了几件必需品,抱起小黄,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住了三年的家。
我直接去了闺蜜家,敲开她家门时,她一脸迷茫。
“小雯,你怎么半夜跑我这儿来了?还带着猫?”闺蜜打着哈欠,困惑地看着我。
“对不起,我……我不能再住那个地方了。”我的声音还在发抖。
“到底怎么了?你吓死我了!”她递给我一杯热水,皱着眉问。
“我……我的床底下……”我哽咽着,手抖得几乎拿不住手机。
“等等,你是说你装的那个监控拍到什么了?”闺蜜紧张地凑过来。
我深吸一口气,把手机屏幕转向她:“你自己看吧,我再也不会回那儿了。”
她看到画面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我的天……这不可能是……”她摇着头,满脸震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