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绿林,自然需要有一身强大的武艺,否则在这三步一猛兽,五步一恶人的世界里,怕是活不过三集,诸如武松、鲁智深这些读者耳熟能详的好汉就都有一身绝顶神功。
不过除了纯粹的习武之人外,在《水浒传》的世界里,还有一类人能够混得如鱼得水,甚至在现实世界中,这类人往往也都混得不错,笔者所指即是那些“聪明人”。
可什么样的人才能叫聪明呢?或许有一位低调的好汉就能给你答案。
一、梁山上的聪明人
提到梁山上的聪明人,你会想到谁?
多数人都难免下意识地想到吴用,毕竟这家伙外号就叫“智多星”,而他初登场时,施耐庵也强调了他是个智能型的角色。
(宋江、吴用剧照)
说是:“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这秀才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曾有一首《临江仙》,赞吴用的好处: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名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这是把他吹得堪比诸葛亮了,显然这是言过其实了。
吴用虽然是梁山的军师,也确实是给宋江贡献了不少计策,但他想出的计谋多半都是毒计,动辄害人家破人亡,这算哪门子的计谋?无非就是心足够狠罢了。
而吴用最终的结局也说明了他并非聪明人。
宋江死后,吴用也选择在宋江坟前自缢,为何?就因为他知道,他作为宋江的心腹,也难逃鸟尽弓藏的命运。
所以一个聪明人如何会让自己身处险境之中?真正的聪明人,应该懂得隐藏自己锋芒的人,即便有才能,也不显山露水,在必要的时候,还能保全性命,那才真叫聪明。
而梁山七十二地煞中就有这么一位聪明人。
二、比武松还猛的高手
武松是什么水平,读过原著的人都应该知道,那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的桥段都早已深入人心,别说地煞中有比他强的存在了,甚至就连三十六天罡里要找几个比他厉害的,都有些难。
当然,只是“难”,而并非没有。
比如卢俊义、鲁智深、林冲这些狠人就未必不如武松,不过地煞之中也有这样的强者吗?
(武松剧照)
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梁山好汉的排名从来都不只是依照实力来排,而地煞中也确实存在顶尖强者,那一度有心吞并梁山的“混世魔王”樊瑞就是其中之一。
樊瑞这家伙起初可谓是狂妄至极,他初登场时,书中就提到这么一句:“忽一日,有旱地忽律朱贵上山报说:‘徐州沛县芒砀山中,新有一伙强人,聚集着三千人马。为头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手下两个副将:一个姓项,名充,绰号八臂那吒,能使一面团牌,牌上插飞刀二十四把,手中仗一条铁标枪;又有一个姓李名衮,绰号飞天大圣,也使一面团牌,牌上插标枪二十四根,手中仗一口宝剑。这三个结为兄弟,占住芒砀山,打家劫舍。三个商量了,要来吞并俺梁山泊大寨。小弟听得说,不得不报。’”
那樊瑞有吞并梁山的实力吗?
你还别说,若不是梁山有公孙胜坐镇,还真就败给他了,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家伙不仅仅有一身强大的武艺,甚至还会用法术。
后期的樊瑞得公孙胜指点,法力又更上一层楼。
(关胜剧照)
比如征方腊时,公孙胜已脱离梁山,此时的樊瑞就成了梁山首席法师。
面对五虎将都无法解决的敌人,樊瑞出手就能解决,关胜与郑魔君交手时,就是樊瑞助他克敌。
书中只道:“郑魔君头上,滚出一道黑气。黑气中间,显出一尊金甲神人,手提降魔宝杵,望空打将下来。南军队里,荡起昏邓邓黑云来。宋江见了,便唤混世魔王樊瑞来看,急令作法。并自念天书上回风破暗的密咒秘诀。只见关胜头盔上,早卷起一道白云,白云之中,也显出一尊神将。”
你看,真正的顶尖高手对决时,哪怕是五虎级别的关胜也只能当看客,他们用法术变幻出神将和金甲神人,哪是一般武将能够抗衡的存在?
(樊瑞剧照)
你还别说武松能破这法术,当初征田虎时,武松就被乔道清的法术给轻松制服了,可见即便强如武松,面对会法术的高手,也是无计可施的。
樊瑞这人虽有一身通天本领,却十分低调,他被宋江排进地煞也毫无怨言。
而他真正聪明的地方就是懂得自己应该在何时见好就收。
三、功成身退
征方腊结束后,众兄弟都等着归朝接受封赏,而此时樊瑞的选择却十分明智。
他也没有贪功,也不在乎那荣华富贵,只是归隐江湖,随公孙胜去修行。
书中只留下一句:“朱武自来投授樊瑞道法,两个做了全真先生,云游江湖,去投公孙胜出家,以终天年。”
(混世魔王剧照)
比起那自作聪明,最终却作茧自缚的吴用来说,樊瑞这种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认清时势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也不枉施耐庵赐予他的赞诗。
头散青丝细发,身穿绒绣皂袍。连环铁甲晃寒霄,惯使铜锤更妙。
好似北方真武,世间伏怪除妖。云游江海把名标,混世魔王绰号。
他这混世魔王当真是逍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