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个小镇上的导弹,一场搅乱东亚的算计

琉球群岛,日本最南端的与那国岛,距离台湾不过110公里。这里有个普通的小镇,镇上的人世代打渔为生,最近却不得安宁——日本

琉球群岛,日本最南端的与那国岛,距离台湾不过110公里。这里有个普通的小镇,镇上的人世代打渔为生,最近却不得安宁——日本防卫大臣亲自跑来视察,说要在这里部署中程防空导弹。导弹的射程能覆盖台湾,也能打到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镇上的老渔民看不懂,只知道最近中国游客少了,海鲜卖不动,民宿空了一大半。

他们不知道,这导弹背后,藏着东京一场精心算计的政治豪赌。

一、高市的"如意算盘":用别人的房子点自己的火

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她在国会上说了句让北京跳起来的话:"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话听起来像是帮邻居出头,实际上打的却是自己的算盘。

高市上台时,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就是要修改日本的"安保三文件"。说穿了,就是想突破战后束缚,让日本重新成为能打仗的"正常国家"。怎么突破?靠嘴上说"和平"没人理,必须找个"威胁"出来。台湾问题,就是她选中的那个"威胁"。

这一招,她老师安倍晋三早就玩过。2021年,安倍卸任后到处讲"台湾有事论",想推动日本修宪扩军。但他那时已经不是首相,说话分量轻。高市不一样,她是现任首相,说这话就是要动真格。她在2025年11月7日国会讲话时,暗示日本可能武力介入台海,这话一出,中日关系立刻掉进冰窟窿。

中方连续发声,外长更是在出访中亚时甩出三个"绝不允许":绝不允许日本右翼势力开历史倒车,绝不允许外部势力染指台湾,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用词之重,几十年未见。日本右翼想突破和平宪法,有一道坎绕不过去——国内老百姓不答应。二战给日本留下太深伤疤,老一辈日本人听到"战争"两个字就心惊肉跳。但高市有办法:她看准了现在日本经济不好,物价飞涨,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老百姓一肚子怨气。

这时候把媒体焦点引到"中国威胁"上,内政压力就减轻了。这招"外御其侮"的戏码,历史上不知演过多少回,回回都能骗过一些人。更不妙的是,她还想动"无核三原则"。这原则从1967年坚持到现在,规定日本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高市想改它,给美国在日本部署核武开路,甚至为日本将来自己造核弹留后门。

但这事太大,国内国外都反对。怎么办?还是老办法:炒作外部威胁。她先在冲绳布置导弹,再渲染台海紧张,让日本民众觉得"不安全了",改宪法、增军费、动核原则就都有了理由。根据虎嗅网分析,高市早苗试图通过操纵台湾问题,制造外部压力来动员国内力量,用所谓"外部威胁"推动她的政策目标。这种策略对她个人的支持率、执政稳定性以及长期政治利益都至关重要。

二、72%支持率背后的经济账本

最新民调显示,高市内阁支持率高达72%,不支持率仅17%。数字好看,但经不起细扒。这支持率怎么来的?不是靠解决经济问题,而是靠"嘴硬"换来的民族主义情绪。可老百姓口袋里的钱不会说谎。日本现在通胀严重,老年人养老金不够花,年轻人工资不涨,社会福利窟窿越填越深。这些实打实的问题,高市一个都没解决。她只是把媒体的聚光灯从"养老金"挪到了"台湾海峡"。

但这种"嘴上强硬"正在让日本吃真金白银的亏。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一纸"避免赴日旅行"提醒,就让日本旅游业股价大跌。三越伊势丹、东京迪士尼、日本航空的股票哗啦啦往下掉。研究机构测算,要是中国游客真的全不来了,日本每年损失140亿美元,GDP直接掉0.36%。140亿是什么概念?冲绳那地方一年的经济总量才200多亿美元。换句话说,中国游客用脚投票,就能让冲绳经济垮掉一半。但这还只是开始。

根据《读卖新闻》11月21日至23日民调,高市内阁支持率维持72%不变,比上个月微升1个百分点。这个数据恰恰说明,高市通过对外强硬转移了国内对其经济治理不力的关注。然而,表面高支持率难掩深层经济风险,日本经济新闻分析指出,仅旅行警告就可能使日本实际GDP减少0.36%。

中日经济绑得有多紧?从汽车到电子元件,从农产品到旅游消费,千丝万缕。高市这一闹,中国企业开始重新考虑对日投资,日本政府债券在国际市场上遭抛售,日元汇率跟着波动。这些账,最后都要算到普通日本人头上——物价更高,工资更低,日子过得更紧巴。

三、八十年的警钟

今年,2025年,是个特殊年份。80年前,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回到中国怀抱。《波茨坦公告》白纸黑字写着:日本必须永远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战后日本制定的和平宪法,也确立了"专守防卫"原则——只能守,不能攻。这些规定,不是谁欺负日本,而是为了防止悲剧重演,保护日本自己。

但高市和她的右翼朋友,总觉得这是"屈辱"。他们想修宪,想扩军,想让日本再做"军事大国"。这次台海风波,就是他们试水的第一步。先是把导弹搬到冲绳,离台湾110公里;接着放出风声,说要在"台湾有事"时启动集体自卫权;最后还想修改"无核三原则"。一步一步,都是在试探周边国家的底线。

中国看得明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直接点破:"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任何国家都不应存幻想。"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更在社交媒体上用"斩首"比喻警告日方,虽然帖子后来删了,但信号明明白白: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没有退路。11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日本在西南诸岛部署进攻性武器,刻意制造地区紧张,挑动军事对立,联系到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这一动向极其危险。

外长抛出的三个"绝不允许",更是把话说到绝处。这不是外交辞令,是底线。80年前,中国付出3500万人伤亡的代价打败日本侵略。这段历史,中国人没忘,也不可能忘。现在有人想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等于在中国人伤口上撒盐。

四、热闹是他们的,代价是百姓的

高市的算计,日本国内并非没人看穿。三位前首相——石破茂、野田佳彦、鸠山由纪夫——罕见地同声批评。石破茂说,历届政府处理中日关系"小心再小心",就是怕踩红 线。鸠山由纪夫更直接:"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日本不应插手。"连自民党内部都有人嘀咕:这么搞,日本会不会变成"台独"的炮灰?

《朝日新闻》发表社论,批评高市"轻率言行将加剧中日对立"。立宪民主党议员在国会上当面质问:"为了一个远在天边的口号,牺牲冲绳百姓安宁,值得吗?"冲绳人更愤怒。他们的父辈在二战中被日本政府推上战场,现在又要他们当导弹的第一道靶子。冲绳县议会已经通过决议,要求政府撤回部署计划。

但这些声音,压不过右翼的鼓噪。在日本国会,改宪派议员叫得最响;在媒体,渲染"中国威胁"最能博眼球;在社交媒体,民族主义情绪最容易被点燃。高市看准了这一点,她赌的是:只要国内支持率不掉,外面的压力总能扛过去。

她还算准了美国。特朗普上台后,嚷嚷"美国优先",对日本盟友并不上心。高市觉得,只要她够强硬,就能换来美国支持,让日本在印太战略中当"二把手"。可她打错了算盘。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被问到此事时,居然绕开话题,抱怨"盟友占美国便宜",还说"中美关系不必敌对"。这话是给高市泼冷水:美国不想被日本拖下水。

五、一场漫长的消耗战

外长11月24日表态后,中日关系彻底进入"冷和平"状态。中方已经放出风:高市不撤回言论,中日高层别想见面。日本外务省官员金井正彰跑到北京想"找补",中方接待是接待了,但核心诉求就一个——撤回言论,公开道歉。高市不肯,她赌中国会心软。但她低估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决心。

这次风波,中国反应之快、力度之大,在日本右翼预料之外。钓鱼岛争端时,中国还留有余地;现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寸步不让。因为台湾不是钓鱼岛,它是中国统一大业最后一块拼图。中国外交部已向日方提出"灵魂三问":意图何在?是否挑战中国核心利益?欲将中日关系引向何方?这种直指核心的诘问,既是外交施压,也是对日本社会理性的呼唤。

接下来会怎么发展?大概率是长期对立。中国经济牌还多得很:限制稀土出口,敲打日本高科技产业;减少农产品进口,让日本农民吃亏;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日债,让日元贬值。这些手段不伤中国,却能让日本疼得跳脚。

日本经济已经三十年没起色,再这么折腾,老百姓日子更难过。高市的72%支持率,能维持多久?等物价再涨一涨,养老金再降一降,冲绳的民宿再空几间,民意就会掉头。届时,右翼的算盘打不响,高市的政治生命也就到头了。她可能成为日本战后任职最短的首相之一。

现在导弹还没部署完,但氛围已经变了。冲绳的老渔民晚上睡不着,听着风声都像是飞机轰鸣。东京的股票交易员盯着屏幕,看中国旅游数据脸色。北京的外交官们忙着接各国电话,解释中国立场。这场由一句话挑起的风波,正在演变成一场考验东亚智慧的持久战。

历史证明,凡是想靠煽动对抗来谋私利的政客,最后都输得很惨。因为老百姓要的是好日子,不是空口号。导弹保护不了冲绳的民宿,强硬换不来餐桌上的鱼肉。当经济账越算越亏,当历史责任越背越重,高市的政治豪赌,只会让她自己成为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