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婚姻内无论哪一方出轨,是不是就只剩离婚一条路可走?婚姻心理学为你揭秘!

很多人都会把背叛视为原则性问题,觉得婚姻中一旦出现背叛,那就意味着破裂已成定局,这段关系也失去了继续的必要性,强行维持也

很多人都会把背叛视为原则性问题,觉得婚姻中一旦出现背叛,那就意味着破裂已成定局,这段关系也失去了继续的必要性,强行维持也只不过是徒增痛苦,但真当自己面临这种处境时,又感到纠结和困惑,摆在眼前的道路很清晰,但自己似乎缺乏踏上去的动力和勇气,难道婚姻中一旦出现背叛,就只有离婚这一条路可以走吗?

面对背叛,当然不只一条路可以走,但走哪条路更舒适、更有助于你实现幸福,则要看你对自我和关系的理解程度。

同样是背叛,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选择的路径却是千差万别的,不存在背叛后只有离婚这一条路可走,也不存在背叛后只能原谅对方这种情况,归根结底,选择的方向和选择本身的广度需要你结合自身处境和关系现状来衡量,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什么通用的“正确答案”。

当然,这也不是说所有人在背叛后都会有多种选择,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人会因为自身能力和需求的限制,被框定在有限的选择之下,作为当事人的感受就是绝望且被动的。

比如,就自身能力而言,一个需要依靠伴侣生存,无法获得原生家庭支持的人,在背叛后大概率就只能选择原谅对方,优先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而对于那些有自己工作、家庭也可以给她托底的人来说,选择面自然就会更多。

再者,就个体内在需求而言,一个非常缺爱,深陷依恋关系中的人通常在背叛后也很难下决心斩断彼此的情感链接,所以就会在选择的时候展现出更多的犹疑和纠结;而那些自身相对更稳定、不把自身价值依附在情感关系之上的人在做选择时往往会更多的照顾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因此也相对果断和干脆。

这就导致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时,她们所面对的选择往往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只有某条路可走,有的人则会觉得自己的选择可以看心意、看诉求,但不管结论是什么,关于选择多少、怎么选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自身状况以及对这段关系的具体理解上来。

因为不论如何,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清晰的自我定位,愿意去直面背叛这一现实,才能在做选择的时候保持充分觉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那到底什么是对于自我和关系的觉知呢?遭遇背叛的人,又该如何衡量一个选择能否给自己带来幸福呢?根据我的咨询经验来看,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01认知现实处境的能力

为什么遭遇背叛的人总会觉得自己别无选择,只能原谅或者离婚呢?这大概率是因为她们过多的活在自我幻想里,缺乏一种认知现实处境的能力。

背叛的发生往往会让一个人陷入一种和以往完全不同的认知状态里,比如她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人性,觉得世界上所有男人都是不可信的,再美好的亲密关系也会破裂,所以会觉得离不离婚都那样,甚至离婚也只是把这次的经历再在下一个人身上重复一遍,在这种片面认知的影响下,当事人对现实的理解和评价很容易走极端,无意识中对伴侣的付出和善意视而不见,看不到未来的另一种可能性。

还有的人则是对自我价值和自身能力产生了严重怀疑,她们可能会觉得离开了对方,自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人,或者离开了对方,自己的生活只会越过越差,这种对于未来的恐惧会让她们否定独立生活这一选择,认定自己只有原谅这一条路可以走下去。

而那些执意离婚的人更多的则是觉得,一个人一旦出现了背叛的行为,就再无变好的可能性,一段关系一旦沾染上了瑕疵,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这其实也是在用一种非黑即白的片面思维去看待问题,导致她们完全否定了继续下去的可能性。

可以看到,当一个人把自己的选择无限窄化的时候,大概率是因为她主动缩窄了认知范围,因此,无法正确且客观的理解现实处境,她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也并非真实存在,大多是对现实处境的一种扭曲幻想,仅仅只是靠“灾难化想象”帮助自己获得更多安全感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打破单一选择的魔咒,就得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和伴侣和其他人发生真实的交互,比如了解伴侣对于背叛这件事到底有什么看法,了解那些选择离婚或者原谅的人的真实生活,这往往会帮助你认识到人的多面性,打破认知隔阂,消除未知恐惧,从而用一种更综合、更贴近现实生活的视角来理解背叛这件事情。

02认知自身感受和需求的能力

背叛可能会让大多数人陷入到一种情绪低谷里,产生诸如自我怀疑、无法信任他人、对伴侣感到愤怒和失望等负面情绪,这种情绪状态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很多人却完全被情绪主宰,失去了辨别自身真实感受和需求的能力。

被背叛可能会让人感到巨大的不安全,这种依恋断裂的痛苦会让她们本能的想要保护自己、寻求庇护,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在被背叛后往往会去刻意避免那些现实处境,而始终活在过去的美好回忆里,为对方的背叛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不愿意承认婚姻破裂的现实,不惜降低自身底线,让渡自身权益去求得对方的回归,这就是典型的自我认知不清的表现。

被背叛还会让人失去自我认同,很多人在被背叛之后,第一时间思考的不是对方的问题,而是会不自觉地开始反思自己,认为背叛的结果是由于自己不够好所导致的,因此试图通过拼命向伴侣证明自己,改变自己来求得他的认同和回归,然而这种尝试只是把她拽入了更深的心理危机,让她无法找到自身的真实价值。

还有的人,明明不愿意舍弃和伴侣之间的情感链接,却要执意去贴合大家赞赏的“大女主”形象,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绝望情绪和对方分开,哪怕自己的生活因此变得支零破碎,哪怕自己完全没有能力处理好这种处境,这其实也是在追求一种虚假的满足,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真实需求。

好的选择一定是从自我感受和需求出发的,这就意味着,被出轨的一方只有排除情绪的干扰,真正的看见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比如自己到底想要从这段关系里获得什么,自己能不能接受对方对待自己的方式,以后如果面临类似的问题,自己该怎么解决等等,只有勇于接受现实并且报着改变自己和建设关系的决心,这个选择才会成为被背叛方走向幸福的助力。

03建设理想未来的能力

任何选择都不是一次性的买卖,选完了就可以坐等幸福降临了,这是非常天真且不切实际的。

人是具备主观能动性的动物,这就意味着,当我们决定走上一条道路时,不是等着这条道路上的人和事被动发生在我们身上,而是主动去创造、去建设自己想要的未来,去努力让这个选择变得正确,所以除了清晰认知现实和自我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在选择之中努力活好自己的能力。

很多人之所以会觉得自己只能选这条路或者只能选那条路,本质上还是对自身能力认知不清,认为只能选择离婚的人可能觉得自己没有修复关系、重建信任的能力,而觉得只能选择原谅的人则可能觉得自己无法自我负责、缺乏一个人也能把生活过好的能量和勇气......

事实上,清晰的自我了解无法在单一的自我感动或者自我苛责中获得,必须敢于将自己投入到滚滚红尘中去历练、去碰撞,在真实的爱与痛中一步步了解和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和能力边界。选择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旦决定就无法变更的,当我们做出一种选择后,可以尝试着去改变自己,去让自己适应和解决这个选择带来的各种问题,让它越来越靠近我们理想的一面。

比如,选择继续的人可以加大和伴侣的沟通频率,增加彼此之间的敞开度,重新建立信任关系,以一种平等的视角去重新认识这个人;而选择离婚的人也可以充分感受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去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兴趣等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可能性。

说白了,只有陷入托付心态、不愿意自我负责的人才会把自己禁锢在方寸之地,总觉得自己无路可走。事实上,很多时候不是环境困住了你,而是你自己困住了自己,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保持充分的觉知,积极接受现实、拥抱变化,才可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