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朋友选车的这两个月,我好像比他还投入。他的需求很明确:预算卡在10万出头,得是SUV——家里有两岁的孩子,偶尔要带老人出门,两厢车的空间总觉得局促;但小区是老小区,车位划得窄,太长太宽的车又怕停不进去;加上每天往返60公里的通勤,续航要是不够,每周充电次数太多也麻烦。我们跑了四五家4S店,试了三款同价位的车,最后他定了零跑B10。提车后这一个多月,我跟着他跑了通勤、送过孩子、周末还去周边露了次营,也算摸透了这款车在日常使用里的真实样子,不是参数表上的冰冷数字,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顺手和偶尔的小遗憾。
外观:不张扬,但藏着能细品的细节第一次在4S店见到实车,我没觉得它多惊艳——不像有些车型用夸张的大格栅或溜背造型博眼球,零跑B10的线条很顺,属于“越看越舒服”的类型。朋友选的是星夜蓝,提车那天早上是阴天,车身看着是深灰色,等到中午太阳出来,车漆里才泛出淡淡的蓝,不是那种扎眼的亮蓝,是像傍晚天边的暮色,很沉稳。后来发现这颜色还挺“耐脏”,朋友一周没洗车,只是落了层浮灰,远看还是干净的,不用总跑洗车店。
最让我印象深的是大灯,官方叫“飞翼星芒大灯”,但实际用起来,重点不是名字,是晚上的辨识度。有次我们晚上七点多从幼儿园接孩子,校门口车多,他打了转向灯准备靠边,旁边一辆SUV的司机摇下车窗问:“你这灯挺特别啊,晚上老远就能看见。”我仔细看了看,大灯里是三个小晶体,点亮后不是一团白光,而是有点像星星的光斑,不会晃到对向车的眼睛,这点比我自己的车好——我那车晚上开近光,总被人闪,说太亮了。
车尾的“护航尾饰板”是个实用的设计,不是单纯的装饰。朋友倒车技术不算好,老小区的车位旁边常停着自行车,以前开家里的旧车,总怕蹭到。但这款车的尾饰板中间嵌了摄像头,倒车时屏幕上能看清后轮旁边的小台阶或自行车,他现在倒这种窄车位,不用我下车指挥了。而且尾饰板上的航道灯是长条状的,晚上开车,后车能清楚看到它的车身宽度,变道时也少了些犹豫。
轮毂是三叉戟造型,洗干净后在阳光下会有细碎的反光,朋友说“不算多好看,但也不丑”,最关键的是耐磨。有次我们去郊区露营,走了一段没铺好的土路,轮毂被小石子划了几道,回来擦了擦,痕迹不明显,不用特意去修复。不像我之前见过的一些亮面轮毂,划一道就特别显眼,看着心疼。
内饰:没有“花架子”,全是用得上的设计坐进驾驶座的第一感觉是“不杂乱”。中控台上没有堆太多按钮,只有几个常用的空调键是实体的,其他功能在屏幕上,但屏幕反应挺快,点进去找导航或调空调,不用等半天。朋友说他最讨厌车机卡顿,之前试的某款车,点导航要等两三秒,有时候着急变道,差点错过路口,这款车没出现过这情况。
中控下方的“开放式岛台”是他最常夸的地方。他媳妇的包是那种大托特包,以前放副驾得塞到座椅底下,拿东西要弯腰,现在直接放岛台上,开口朝上,拿口红、手机都方便。岛台上面有两个无线充电板,我试过把我的iPhone放上去,半小时充到50%,速度不算特别快,但胜在方便——上班路上随手一放,到公司时手机不会没电。不过有个小问题,他有个老款的安卓手机,不支持Qi协议,放上去没反应,只能用数据线充,每次充电线都得绕一圈,有点麻烦。
翻折杯托我一开始觉得没用,直到有次朋友聚会,我们四个人买了奶茶,前排两个杯托展开,刚好放两杯,后排扶手还有两个,不用像以前那样把奶茶堆在中控台上,急刹车时洒了一路。杯托的深度也够,大杯的奶茶放进去不会晃,我试过放那种带吸管的塑料杯,转弯时也没倒过。
方向盘是上圆下方的形状,握着手感很实,不会滑。朋友家在北方,冬天早上零下几度,以前开车握方向盘像握冰块,得等暖风开半天。这款车的方向盘有加热功能,按一下按钮,大概三分钟就暖和了,而且是整个方向盘都热,不是只有中间一小块。有次我早上借他的车去办事,刚握上去还愣了一下,以为自己记错了,没想到冬天开车能这么舒服。
内饰的圆角设计对带娃家庭太重要了。他儿子总爱在后排爬来爬去,有时候会扶着前排座椅靠背站起来,我仔细看过,座椅、中控台的边角都是圆的,没有尖锐的地方,就算孩子不小心碰到,也不会磕疼。有次孩子拿着玩具车在后排玩,车滑到前排座椅底下,我弯腰去捡,胳膊蹭到中控台边角,一点都不硌,这点比很多号称“家用”的车做得细。
车顶的全景天幕是孩子的最爱。白天开车,阳光透过天幕洒进来,车里特别亮,孩子总趴在车窗边看云,说“像在帐篷里一样”。我一开始担心夏天会晒,后来试了一次——中午十二点,车停在露天停车场,晒了一个小时,坐进车里,虽然有点热,但不会像有些车那样晒得皮肤疼。朋友说天幕用的是夹层玻璃,能隔紫外线,我没特意查,但夏天开空调,降温速度比我家的车快,大概十分钟就能凉下来。
电动遮阳帘的声音特别小,我特意留意过,拉的时候只有很轻的“嗡嗡”声,比手机震动声还小。有次孩子在后排睡觉,朋友拉遮阳帘,孩子一点没醒,要是换成我家的车,遮阳帘拉的时候“咔哒”响,肯定会把孩子吵醒。
空间:不是“大”就行,是“用得爽”朋友身高185cm,坐在前排,调整好座椅,头部离车顶还有一拳多,大概12厘米左右,不会觉得压抑。我175cm,坐他的副驾,腿能完全伸开,不用蜷着,长时间开车也不会觉得腿麻。
后排空间让他很满意。有次他爸妈来城里,坐在后排,他爸178cm,膝盖离前排座椅有两拳的距离,不用把腿并得很拢,还能偶尔活动一下。他妈妈喜欢靠在座椅上,头枕的高度刚好能托住脖子,说“比家里的轿车舒服多了,坐一个小时也不觉得累”。孩子的安全座椅装在后排中间,两边还能各坐一个人,不会觉得挤,不像有些车,装了安全座椅后,旁边只能坐个小孩。
储物空间的细节做得很到位。门板上的储物格能放下一把长柄伞加一瓶1.5升的矿泉水,还有空余的地方放手机或钥匙。我以前的车,门板储物格只能放个小水杯,长柄伞得斜着放,特别占地方。后排中央扶手打开后,有两个杯托,还能放一包纸巾和孩子的小玩具,不用到处乱塞。
后备箱的双层设计太实用了。上层容积420L,我们周末去露营,放了两个28英寸的行李箱(装衣服和帐篷)、一个婴儿车,还有空余的地方放折叠椅和睡袋,不用像以前那样把东西堆得很高,关后备箱时怕掉下来。下层能拓展125mm,朋友平时买的菜、孩子的尿不湿,都放在下层,不会和上层的大物件混在一起,拿的时候也方便,不用翻来翻去。
有次我们去郊区摘草莓,摘了大概10斤草莓,放在下层的储物格里,铺了层报纸,回来后草莓一点没压坏。要是换成以前的车,后备箱是平的,草莓只能放在最上面,稍微一颠簸就会压烂。
把后排座椅放倒后,空间能拓展到1415L,我们试过铺一个双人气垫床,刚好能放下,两个人躺进去,头顶和脚边还有空余的地方,不会觉得挤。有次露营遇到下雨,我们在车里睡了一晚,天窗打开一点,能看到星星,比在帐篷里舒服多了——不用怕漏雨,还能开点空调调节温度。
副驾的“魔术拓展坞”是个有意思的设计。朋友装了个折叠桌板,有时候加班,把车停在公司楼下,展开桌板,放个笔记本电脑就能办公,桌板的高度刚好,不用弯腰。有次我帮他改方案,在车里坐了一个小时,腰也没觉得酸。他还装了个小挂钩,挂孩子的小书包,下车的时候随手就能拿,不用像以前那样把书包扔在座椅上,下车时总忘记拿。不过拓展坞的配件需要自己另外买,他一开始不知道选哪种桌板,问了客服才定下来,买回来自己安装,花了大概20分钟,不算麻烦,但要是能直接配好就更方便了。
驾驶:通勤和长途,都没让人失望朋友每天通勤要走一段快速路,早高峰会堵车,晚高峰偶尔会遇到加塞的车。这款车是后驱,起步的时候很顺,没有顿挫感——以前他开家里的燃油车,堵车时起步总“窜”一下,孩子坐在安全座椅里会晃,现在开这款车,起步很稳,孩子很少会闹。
加速的时候也很利索,在快速路上超车,踩下电门,速度能很快提上来,不用等半天。有次我们遇到一辆公交车,想超它,当时车速大概60km/h,踩下电门,大概三秒就提到了80km/h,超过去后再松电门,速度慢慢降下来,不会有突兀的感觉。朋友说“比燃油车超车有信心,不用提前踩很久油门”。
底盘的调校很舒服,过减速带的时候,不会有“哐当”的硬邦邦的感觉。我们小区门口有个减速带,比较高,以前开燃油车过的时候,孩子会被颠醒,现在开这款车,以30km/h的速度过,车身只是轻微晃一下,孩子照样睡。有次去郊区,走了一段坑坑洼洼的路,车里的人没有被颠得东倒西歪,手里的水杯也没洒出来。
高速上的稳定性超出预期。周末去周边城市,走高速,车速开到120km/h,方向盘不抖,车身也不飘,就算遇到侧风,也只是轻微晃一下,不会有失控的感觉。朋友说“比他爸的老SUV稳多了,以前开老SUV上高速,到100km/h就觉得方向盘有点飘,不敢再快”。
转弯的时候侧倾很小,有次我们走盘山公路,弯道比较急,车速大概50km/h过弯,身体只是轻微倾斜,不用像以前那样紧紧抓着扶手。朋友说这是因为前后轴荷比是50:50,跟那些性能车差不多,我不懂参数,但实际开起来确实舒服,不会有“要翻车”的恐惧感。
轮胎是前窄后宽的设计,前面窄胎方便转向,后面宽胎抓地力强。有次下雨,路面有点积水,我们以80km/h的速度开,刹车的时候没有打滑,车身很稳。朋友说以前开燃油车,雨天刹车总觉得有点飘,现在开这款车,雨天开车也放心多了。
隔音效果在同价位里算不错的。市区通勤,车速60km/h以下,基本听不到外面的噪音,只有轻微的胎噪。高速上120km/h,风噪会有点明显,但不影响聊天,不用特意提高声音。有次孩子在后排看动画片,音量开到一半,就能听得很清楚,不用开那么大。
续航和补能:没了“续航焦虑”,才敢随便跑朋友选的是CLTC 600km的版本,他每天通勤60km,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晚上接回来,偶尔还要绕路去超市买东西,一天大概跑70km左右。充一次电大概能跑8天,不用每天找充电桩,这点比他之前看的某款500km续航的车好——那款车大概5天就要充一次电,他总担心半路没电。
周末带家人去周边城市玩,来回300km,去的时候开空调(24度),回来的时候开暖风(22度),到家后还剩200km左右的续航,不用中途补能。有次我们去的地方比较远,来回400km,中途在高速服务区充了一次电,从30%充到80%,花了19分钟,刚好够我们去洗手间、买杯咖啡的时间,不用等太久。
充电的时候也没遇到过兼容问题。他小区附近的充电桩是国家电网的,公司楼下是特来电的,都能充,不用像有些车主那样,得下载好几个充电APP,换个充电桩就用不了。充电的时候,车机上能显示充电速度和剩余时间,不用一直盯着充电桩看,在车里等就行。
冬天的续航衰减比想象中好。北方冬天零下10度左右,开暖风(22度),续航大概能到520km,比官方的600km少了80km,但完全够用——朋友一周通勤500km,充一次电刚好够,不用中途充电。有次早上温度零下15度,车在露天停车场放了一夜,启动后电池没有报错,续航显示490km,开了20km后,续航慢慢回升到500km,不像有些车,冬天续航会掉得特别快。
车身风阻系数0.265,我不懂这个参数,但实际开起来,高速上的续航达成率很高。有次我们以110km/h的速度开,跑了100km,续航只掉了110km,没有出现“跑100km掉150km”的情况,不用总担心续航不够。
安全:看不见的地方,才让人安心朋友最在意的是车身硬度。有次小区里有辆车被追尾,后保险杠变形很严重,后备箱都关不上了。他特意看了看自己的车,车身是笼式架构,关键部位用的是高强度材料,他说“虽然不知道具体有多硬,但看到别人的车撞成那样,自己的车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应该能好点”。
电池安全是他选新能源车最担心的。这款车的电池和底盘是一体的,他说“听销售说扭转刚度很高,跟百万级豪车差不多,虽然不懂,但感觉很结实”。有次冬天低温,他担心电池掉电快,结果开了一天,续航掉得很均匀,没有突然掉电的情况。车机上能显示电池的状态,比如温度、电量,还有预警功能,他说“看到这些数据,心里踏实多了”。
爆胎稳定控制是个很实用的功能。他以前听人说爆胎很危险,尤其是在高速上,所以选车的时候特别关注这个。有次我们在高速上开,旁边一辆车突然爆胎,虽然没撞到我们,但他还是有点慌。后来他查了资料,这款车的爆胎稳定控制能在500ms内响应,通过控制制动和转向让车平稳停下来,他说“就算真遇到爆胎,也不用怕车失控了”。
内饰材质的环保性是带娃家庭的刚需。提车的时候,打开车门,没有刺鼻的塑料味,只有一点淡淡的皮革味,朋友说“比他之前看的某款车好太多了,那款车打开车门,味道大得让人想吐”。座椅用的是竹炭纤维面料,孩子总爱抓着座椅啃,他说“查过这个面料的认证,跟婴儿衣服的材质标准一样,所以放心让孩子啃”。有次孩子把牛奶洒在座椅上,擦干净后没有留下痕迹,也没有异味,不像有些车的座椅,洒了东西后会发霉。
那些不得不说的小缺点这款车也有几个小遗憾。最明显的是后排中间的地板有轻微凸起,大概5厘米高,虽然不高,但坐三个人的时候,中间乘客的脚只能岔开腿放,长时间坐会有点累。朋友说“平时主要是一家三口或四口坐,中间很少坐人,影响不大,但要是偶尔带亲戚朋友,中间的人会不舒服”。
无线充电虽然方便,但只支持Qi协议,要是用的是小众品牌的手机,就只能用数据线充。朋友有个同事用的是某小众品牌手机,坐他的车时,想无线充电,结果放上去没反应,只能用数据线,有点尴尬。
副驾的魔术拓展坞配件需要自己另外买,而且可选的配件不多。朋友想装个小桌板给孩子吃饭,结果客服说没有适合的配件,只能装办公用的桌板,有点不方便。他说“要是能有更多适合带娃的配件,比如小餐桌、玩具架,就更好了”。
车机系统偶尔会卡顿,虽然不频繁,但也遇到过几次。有次导航的时候,突然卡住了,大概两秒后才恢复,幸好当时路况不复杂,没有错过路口。朋友说“希望以后升级系统能解决这个问题,不然导航的时候卡顿太危险了”。
隔音效果在高速上120km/h以上时,风噪会有点明显。虽然不影响聊天,但听音乐的时候需要把音量调大一点。朋友说“平时高速上很少开超过120km/h,所以影响不大,但要是经常跑长途,风噪会有点烦人”。
总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番体验下来,我觉得这款车难得的地方是它没有追求“高端”的噱头,而是把钱花在了日常使用最需要的地方——停车方便、空间够用、续航扎实、安全放心。朋友作为年轻父母,每天要通勤、要带娃、偶尔要露营,这些需求都被这款车满足了。
它不是那种能让人一眼就惊艳的车,也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功能,但在每天的使用里,那些顺手的细节——比如不用弯腰放的包、不会吵醒孩子的遮阳帘、冬天暖和的方向盘、足够装下露营装备的后备箱——慢慢变成了让人离不开的习惯。
如果你也像我朋友一样,预算在10万出头,需要一台能应对通勤、带娃、偶尔短途旅行的车,不追求参数上的“极致”,只想要一台“用着舒服、省心”的车,或许可以去试试这款车。但也要记得,它有后排凸起、无线充电协议有限这些小缺点,最好能试驾一下,看看这些缺点能不能接受。毕竟,车是要开很多年的,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内容仅供参考,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