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拆凤姐台、抢探春功、无视李纨;难怪她会被众人集体排挤!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小说描述了一个让人诧异的情节,作为客居大观园多年的薛宝钗,竟然在这一天大清早的,便来到李纨这里主动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小说描述了一个让人诧异的情节,作为客居大观园多年的薛宝钗,竟然在这一天大清早的,便来到李纨这里主动提出辞行。

虽然,她是以母亲身体不适需要照顾为由,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她想要离开大观园的幌子罢了。毕竟薛姨妈身体不适并非一两天了,更为关键的是,薛家在京城也并非没有照顾薛家主母的丫鬟。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面对薛宝钗所提出的辞行,接下来这两位荣国府代理管家的态度,却耐人寻味。

一、面对薛宝钗辞行的李纨。

在王熙凤因为小产进入休养后,面对荣国府的大小事,王夫人在烦闷之余,不得不将这些差事交给李纨、宝钗、探春三人打理。

而显然,在这三位代理管家之中,唯有李纨是摆设一般的存在。一来,她是可怜而早已不问世事的寡妇;她原本就是下人眼中的活菩萨。

只是,没曾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在贾府之中出了名的老好人,面对薛宝钗所提出的辞行,竟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当然,她的言语是还是十分含蓄的。

李纨因笑道:“既这样,且打发人去请姨娘的安,问是何病。我也病着,不能亲自来的。好妹妹,你去只管去,我自打发人去到你那里去看屋子。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

从李纨的言语之中,从表面来看,似乎她对宝钗的辞行还是有着几分挽留之意的。但问题在于,若说李纨想要挽留她,为何她又如此急迫的安排人去蘅芜苑看屋子呢?

难道薛宝钗这位薛家小姐居住的蘅芜苑,连看门的婆子、丫鬟都没有吗?

二、面对薛宝钗的辞行,探春的态度更加露骨。

就在薛宝钗向李纨辞行之时,探春也随后便到了这里。她毕竟是荣国府代理管家之一,所以宝钗,也将想要搬离大观园的事,告诉了她。

却不曾想,在得知宝姐姐提出搬离大观园后,她竟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大家让坐已毕,宝钗便说要出去一事,探春道:“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的,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

尤氏笑道:“这话奇怪,怎么撵起亲戚来了?”

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到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作为荣国府的三小姐探春,一向精明能干,然在这个时候,面对宝姐姐提出搬离大观园,却显得太过武断了。毕竟,宝姐姐不仅是她昔日的同事,更关键的是,她还是王夫人的亲侄女。

如此看来,探春在面对宝姐姐提出搬离大观园的态度,亦是不同寻常的。

只是,这个昔日深得众人认可,被称为端庄沉稳的宝姐姐,为何会落得如此不得人心的下场呢?

或许,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还需要回顾一个细节,那就是在抄检大观园之时,作为昔日荣国府的代理管家、作为抄检大观园的执行者之一的凤姐的一个细节。

因为傻大姐在大观园中拾到了一个“绣春囊”,被邢夫人撞见;几天后,她将这样一件闺房调情之物,交给陪房王善保家的之手,送到了王夫人的面前。

得知这一幕后的王夫人,羞愤不已,所以她第一时间便来到了凤姐小院,劈头盖脸数落了她一番。虽然,在凤姐有理有据的反驳后,这位当家主母打消了对她的怀疑;并认可了凤姐提出的,“以暗访为由,派心腹陪房暗访绣春囊的真正主人”。

但王夫人由于这件“绣春囊”的出现而产生的羞辱之情,却并未由此彻底消失,也是因此,在面对王善保家的唆使,面对她提出的突击抄检这样的建议后,这位当家主母才会如此果断的应允了。

并将这一次行动,交给了凤姐、王善保家的二人。

只是,当王熙凤带着众人,从怡红院出来的第一时间,却说出了这样一番言语。

说着,一径出来,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

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

凤姐点头道:“我也这样说呢。”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

想来,凤姐若仅仅提出不应搜捡蘅芜苑里的众多丫鬟,我们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宝姐姐是客居;但是,其紧接着亲自带人来到林妹妹居住的潇湘馆,却俨然成了鲜明的对比。

难道在荣国府中,唯有薛宝钗是客吗?林妹妹不同样并非贾府中人吗?或许,也正是事后薛宝钗得知在整个抄检大观园的行动中,唯有其居住的蘅芜苑未被抄检,才会显得如此羞愤,才会在第二天一大清早,便匆匆地来到李纨这里辞行。

而由此我们亦不难体会出,对薛宝钗,似乎这位荣国府的代理管家王熙凤,也不愿买她的单。

只是,薛宝钗究竟做了什么?才导致李纨、探春、凤姐三人会如此齐心协力的想要将她排挤出大观园呢?

或许,这位昔日深得众人的认可的宝姐姐,之所以会有如此待遇,与以下这两个细节是分不开的。

一、薛宝钗当众称呼王熙凤为“凤丫头”。

作为荣国府的代理管家,王熙凤不仅荣国府的门面,更是薛宝钗当之无愧的表姐。只是,在《红楼梦》第三十五回,面对贾母、王夫人等众人的场合之中,她的一番言语,却让凤姐尴尬不已。

宝钗一傍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贾母听说,便答道:“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

贾宝玉因为金钏儿、琪官这两件事遭受贾政的毒打,如今躺在床上,做母亲的王夫人询问他想要吃什么?他想一想,提出了想要喝一碗荷叶莲子羹。

这道荷叶莲子羹虽然名字看似普通,但做法俨然是不普通的,即便荣国府中一向对美食极具追求,但这样一道荷叶莲子羹,也仅仅是在迎接元春之时,才做过一回。

也是因此,凤姐在安排妥当下人之时,特意让他们做出十碗的量来,王夫人对此大为不解,一番询问后才明白,原来凤姐是借着这个机会,也做给众人尝一尝鲜。

见凤姐处事如此,贾母甚是认可,所以老祖宗当众称赞了她一番。却不曾想,面对贾母称赞凤姐,一旁的薛宝钗,却说出了上面的那番言语。

试想,当着众人的面,被宝钗调侃的王熙凤,能不尴尬吗?而一向好面子,一向得理不饶人的凤辣子,又岂能咽下这口气?或许,这便是在抄检大观园期间,为何凤姐会故意带着众人绕开蘅芜苑的真正原因。

二、一场改革大观园,彻底撕开了薛宝钗的真面目。

昔日的薛宝钗,端庄沉稳,深得众人的认可。作为薛家的千金,即便面对金钏儿这样的丫鬟,不受众人待见的贾环,也是面子功夫做得十足。

只是真实的薛宝钗果真如此吗?或许,一场由探春组织的改革大观园,便彻底搬离的她的真面目。

随着凤姐进入休养,探春等人便登上了代理管家的舞台。而在接管荣国府的代理管家这样的职位后,探春才更真切的意识到,荣国府的经济危机究竟又多么的严峻。

也是因此,她上任不久,便提出了兴利除弊的法子,将小姐丫鬟每个月所用的重复的二两银子胭脂水粉的支出,以及诸如宝玉、贾环等人每年上学所用的八两银子的零花钱,都给免去了。

除此之外,她更是借鉴赖嬷嬷家管理花园的法子,也特意组织众人,对大观园的管理进行区域承包制。将大观园中的各个区域,根据所产出的物品,分包给善于打理的婆子。

在众人的商议下,大观园改革终于迎来了尾声,只是在有关年底进账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探春认为,这笔账不应进入荣国府的内库之中,毕竟,若是过了他们之手,在一层一层的剥削之下,只怕也所剩无几了。她提出,将这笔账直接交给她们管理。

但宝钗却有了不同的看法:

宝钗笑道:“却又来,一年四百,二年八百两,取租的钱,房也能看得了几间,薄地也可添几亩。虽然还有富馀的,但他们既辛苦闹一年,也要叫他们剩些,粘补粘补自家。

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啬。纵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像。所以如此一行,外头账房里一年少出四五百银子,也不觉得狠艰啬了,他们里头却也得些小补。

通过这一段宝钗之语,我们亦不难明白她的本意,是出于贾府一贯注重的“面子”二字,将年底本应收来的账,变成相应的差事,打理大观园所需的开支,分摊给承包差事的婆子们。

面对她的提议,探春、李纨等人也并未直接到底,只是,她接下来的一段话,却俨然伤了探春、李纨二人的心。

宝钗笑道:“妈妈们也别推辞了,这原是分内应当的。你们只要日夜辛苦些,别躲懒纵放人吃酒赌钱就是了。不然,我也不该管这事;你们一般听见,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儿,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

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你们奶奶又多病多痛,家务也忙。我原是个闲人,便是个街坊邻居,也要帮着些,何况是亲姨娘托我。我免不得去小就大,讲不起众人嫌我。

一番轻描淡写的言语之下,改革大观园的功劳,却瞬间成了她宝钗的了,试想,面对这样的宝姐姐,无论是探春还是李纨,在经历这样赤裸裸的教训后,还有谁,愿意亲近她呢?

而这,无疑成了抄检大观园之后,她被众人排挤的导火索。

评论列表

飞龙
飞龙 1
2025-10-19 01:22
推荐看一下番茄小说的《西游记现代文完全版》《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由写作三十年的老作家写的,西游记翻译了宋元明三朝三本西游记,红楼梦用程乙本为基础,脂砚斋甲戌本为参考,其他版本都参照了,逐字逐句整理成的现代文语句,也指出了各种版本的不少错误,非常值得一读,听书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