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终于出“好房子”的新规了。

按惯例咱们先解读新规,后面我会给观点解读:
这次新规,算是给富人和新房抬价,单开的游戏副本…
01
“上海人民苦阳台久矣!”这句话在购房圈流传很久了。
过去上海执行严格的阳台面积限制,单个阳台不超过8平米,导致很多户型设计得捉襟见肘。
因为2011年发布的旧规限制了阳台面积上限。
阳台水平投影面积不得超过8平方米,符合此条件的非封闭阳台,按投影面积的50%计入容积率(算一半),封闭阳台则按100%计入容积率(超过8平全算)。
过去开发商担心全算面积购房者不买单,会把阳台卡在8平米左右。
这导致很多改善户型也受限明显,居住实际使用空间不足。
新政彻底打破这一枷锁,只要每户阳台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套内建筑面积的10%,且总面积不超过16㎡,一半阳台面积都可不计入容积率。

简单算笔账:120平米户型最大可做12平米阳台,其中6平米相当于白送。按上海房价计算,这就是几十万的隐形优惠。
但政策制定者显然预见了开发商的套路。
两条关键限制堵死了漏洞:阳台进深不超过1.8米,防止将阳台变相做成房间;
同时明确封闭阳台也适用新规,解决了统一封装难题。
02
过去很多购房者会疑问:
为什么买几百上千万的房子,这些无良开发商还在用很差的真石漆外立面?
因为过去的旧规,像干挂石材、铝板等高品质的材料,铺设起来成本高,且外立面会“损容”:
即直接损失容积率和可售面积,直接影响开发商利润。
新政精准击中这一痛点,采用干挂石材、金属、陶板等高品质材料的,其饰面层可不计入容积率。
这意味着,上海新房将快速进入高品质外立面时代。购房者再也不用忍受真石漆的廉价了。

还有一些其他的隐藏福利,比如说鼓励架空层、风雨连廊成标配,符合规定的不计入容积率。
这意味着什么?开发商有动力打造更多共享空间,小区不再只是睡觉的地方,而是可以设计更多丰富社交功能的生活场域。
同时,抬板设计获得官方鼓励,将车库设置在半地下或架空层,改善采光通风条件。
比如我搜到了外地项目,长这样。

还有一些其他的,允许地块在规定范围内突破限高...

这对一些核心区域标杆级的项目和景观资源特别好的项目,比如说陆家嘴XX、XX滨江,也就是豪宅,作用非常大。

刚需盘就没有拔高的必要了,应该也不会批。
03
总结一下,新政推动的好房子,瞄准的是那群还有钱买房的人,尤其是买各区域改善级新房的人群。
改善级别新房,现在溢价非常高,有些核心板块的拿地价,比二手房价还贵。
买得起这部分新房的人,在如今的上海市场属于稀缺资源:他们要么是财富自由的高净值人群,要么是享受了前几年楼市红利的改善型需求。
说白了,就是一个为有钱有动力改善的人群,单开的副本。
从品质上来说——
通过不断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让有钱人持续“升级换房”,维持新房市场的基本盘和上限。
对老破小没啥影响,主要冲击的是限价时代,开发商品质做的比较差,解除限售的次新房。
从不同区域的影响来说——
对于外环外,通过增加赠送面积、大幅抬高品质溢价等方式维持新房去化。
但这实际上也在挤压板块内的二手房市场,尤其是一些品质一般但价格不一般的伪改善盘。
对于市区的核心区域,好房子会成为新房涨价的最好理由。
土豪们愿意为更好的产品支付溢价,推动某些板块的新房价格体系上移,同时带动土拍市场。
好房子的新规,将加剧上海不同区域和产品的分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