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岛内在举行国民党举行党主席选举,频繁提到“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我们知道,就是“一个中国”原则,就是海峡两岸(大陆跟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不独立的共识。
本来这没什么好讲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内容,都熟悉,但出于“严谨求实,你知道得是真正的知道”的目的,我仔细翻看了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协商交流的内容,发现“九二共识”里面,其实大有文章。
待我仔细说来。
首先我翻看的是国台办官网上的内容,为什么找国台办官网,就是为了确保历史内容、文件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别去看网上、大V、博主(包括我自己)乱七八糟的、二手的内容,要找到一手的、官方的资料,才是有真实性的、说服力的内容。
在国台办官网上,关于“一个中国”的论述,海协会最后是这么说的,“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与此同时,海协会将海基会关于“一个中国”的最后论述附在函后,作为双方彼此接受的共识内容。
海基会关于“一个中国”的最后论述为“在海峡两岸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对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惟鉴于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为保障两岸人民权益,对于文书查证,应加以妥善解决。”
之后的1992年12月3日,海基会回函对此未表示任何异议。
至此,双方都认为经过协商达成了共识,这一共识后来被称为“九二共识”。
所以,关于“九二共识”,完整、准确、全面的内容就是上述的两段文字。
如果我们认真仔细地阅读这两段文字,可以发现:一、海协会和海基会都坚持“一个中国”,认为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没有谁谈“独立”;
二、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海基会明确表达“认知各有不同”,但海基会对于它所认知的“一个中国”究竟是什么,没有回答,反观海协会,说的是“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涵义”,翻译过来就是,“我们不涉及这个问题,不去谈它,暂时把这个问题搁置”;
一个是“不说是什么”,一个是“没必要说,不谈、不说”,这反映了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高超的政治智慧。
三、最重要的,也是我最想说的,“九二共识”,显而易见,其实有两个共识,一个是除了我们经常讲的“一个中国”的共识,还有一个是“海峡两岸都努力谋求统一”的共识。
因为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海协会和海基会都提到了“谋求国家统一”,因此,“海峡两岸都努力谋求统一”应当是“九二共识”的第二个重要共识,同时也是“九二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之不可。
至此,以上三点才是完整的、真正的“九二共识”。
关于第三点,也正好应证了国民党党主席辩论中,张亚中所讲的,“容我再一次地告诉各位,‘九二共识’有两个共识,第一个是‘一个中国原则’,第二个是谋求国家统一,这表示台湾没有‘台独’与‘永久维持现状’这两个选项,而只有统一这个最终的选项,我们不应该排斥统一,而是思考如何统一。”
综合评价,可以说,“九二共识”是一个创造性的、折中性的、阶段性的两岸共识重大条款,在当时的背景下,它的提出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那什么叫做“创造性”的条款?
就是两岸在各自为政的情况下,还突破性地、无先例可循地达成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识,为现时的民间交往提供了保障,更为之后的“三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两岸的多层级交往奠定了基础。
那什么叫做“折中性”的条款?
就是针对“一个中国”的具体内涵,“中国”究竟是哪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作了搁置化、屏蔽化、模糊化的处理,求同存异。
那什么叫做“阶段性”的条款?
就是“共识”明确提到了两岸都在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当前的我们正处于祖国统一的进程中,只是暂时还没有统一,那这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未来是一定要解决的,两岸最终是要走向统一的,这叫做“阶段性”的条款。
那既然是“阶段性”的条款,就必然会有不足和遗留下问题。
从后面发生的史实来看,“九二共识”遗留下了两大问题。
一是上文的第二点,就是关于“一个中国”的内涵问题。
关于这一点,海协会没有提,海基会则明确说了“认知各有不同”,正是这一句“认知各有不同”,衍生出了马英九的“一中各表”,导致马英九当局虽然坚持“一个中国”,不独立,但也不会谈统一,两岸关系始终停留在“不统”“不独”“不武”的“维持现状”。
后来民进党政府还后退一步,提出了“台湾独立”,并延续到现在。
二是“九二共识”的合法性问题。
有人质疑,因为海协会和海基会这两个组织都是民间机构,不代表官方立场,双方又是以口头形式表述的,不具有正式文件效力,因此“九二共识”没有合法性基础。
基于此,更严重的,是民进党。
民进党抛出了“存在‘九二会谈’,不存在‘九二共识’”即“九二没有共识”的论调,来为自身的“台独”作铺垫,导致其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九二共识”到底有没有史实和合法性基础呢?
肯定是有的。
根据国台办官网,首先,海协会和海基会这两个协会虽然都是民间机构,但都有官方的授权,即得到了大陆当局和台湾当局的支持和许可,是有合法性基础的。(你想想,这么大的事不经过上面领导能行吗?)
二是虽然关于“一个中国”,双方是各自以口头形式表述,但是有双方往来的信函、文件为证,是铁打的事实,不容争辩。
三是“九二共识”的提出,在当时就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更别说被广泛宣传和实践三十多年的现在。
因为当时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正是应其时民间交往迅速扩大、很多具体性事物需要商谈而推动的,而后来“九二共识”也真正惠及了两岸的交往,所以,“九二共识”是得到了两岸人民拥护的。
既有相关文件文字证明,又有广泛民意基础,还有官方的授权,所以,“九二共识”确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且具备合法性基础的,是值得被后世称颂和弘扬的。
回到当下,这十年来,由于民进党当局一直在叫嚣“台湾独立”,“九二共识”的“一中原则”提的比较多,而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在“一中原则”的基础上也没有更进一步去谈统一,因此“九二共识”的第二个重要共识,即“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其实一直是被搁置,或者说忽略了。
在当前民进党日益猖狂,叫嚣“台湾独立”的背景下,这第二个共识显得尤为紧迫和紧要。
我们再回到开头的国民党党主席选举。
其实中国国民党党主席选举,说白一点,不管谁当选,于我们都无关痛痒,甚至台湾地区领导人谁来当,于我们都无关痛痒。
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管是国民党的“永久维持现状”,还是民进党的“台独”,其最终的结果都将指向国家统一。
而祖国统一的那天,就是真正的“九二共识”落实那天,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