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肺癌免疫治疗,是“胖”了更有希望,还是“瘦”了更抗药?最新研究告诉你真相!
谈到癌症治疗,尤其是近年来大放异彩的免疫疗法,人们总会关注各种指标:基因突变、PD-L1表达、肿瘤负荷等等。但有一个指标,它看似和疗效毫不相关,却在医学界引起了经久不息的争议,它就是我们日常都能测量的——体重指数(BMI)。
近年来,在一些实体肿瘤(例如黑色素瘤、肾癌等)的免疫治疗研究中,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现象,被称为“肥胖悖论” 。简单来说,就是有些研究发现,那些体重指数(BMI)偏高(超重或肥胖)的癌症患者,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后,生存期反而比体重正常的患者要长 。
这彻底颠覆了人们“肥胖不利于健康”的传统认知,仿佛在说:“得了癌,胖点儿可能反而更有优势?”
那么,这种“肥胖悖论”在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身上,是否也成立呢?对于正在接受“救命稻草”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一种PD-1抑制剂,属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来说,到底是该增重,还是该保持正常体重?
土耳其的研究者们最近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这项涵盖了300名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也让我们对免疫治疗的评估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一、李大伯的体重“玄学”
我们先来看一个虚拟但典型的案例。
今年68岁的李大伯,是一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前他一直有点儿胖,身高1米70,体重85公斤,算下来BMI已经达到了29.4,属于肥胖范围 。
在接受了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前,李大伯的女儿非常担心:“医生,我听说胖的人抗癌效果会更好?我爸这体重是不是算个好兆头?”
医生仔细评估了李大伯的情况:他的PD-L1表达低于1%(不太好),但好在体力评分(ECOG PS)是0分,精神头儿还不错,能正常活动 。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大伯的肺癌获得了部分缓解(PR)。但让人沮丧的是,不到一年,疾病还是进展了。
如果按照“肥胖悖论”的说法,李大伯的治疗效果应该更好,生存期也应该更长才对。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李大伯的生存期?是他的体重吗?
二、300位患者的研究结果:BMI的“优势”被打破了!
为了弄清BMI(体重指数)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影响,土耳其的研究团队对300名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转移性肺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
研究设计的细节:
排除极端情况: 研究者们排除了那些体重过轻、BMI低于18.5的患者,因为这类患者通常存在“恶病质”导致的继发性生存不良影响 。这保证了研究的重点是超重/肥胖与正常体重的对比。分组: 患者被简单地分成两组:BMI低于25(正常/超重边缘)和BMI高于或等于25(超重/肥胖)。核心指标: 评估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研究的核心发现——推翻“悖论”:
研究结果清晰地显示,无论将BMI简单分成两组,还是细分成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三组 ,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都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值均大于0.05)。
也就是说,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如果您的体重在正常范围以上(超重或肥胖),在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时,并不意味着您比体重正常的人拥有更好的预后。至少在这项研究中,BMI不能作为预测生存期的一个有力指标 。
这项研究的结论,打破了关于BMI影响免疫治疗效果的“玄学”,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中,单纯的体重指数高低,并不决定您的命运!
三、真正决定生死的“三驾马车”:比体重更重要的指标
既然BMI不是决定性因素,那么在这项研究中,真正影响患者生存和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研究者们锁定了以下3个关键指标,它们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重点 。
1. 肿瘤“身份牌”:PD-L1的表达水平
PD-L1,就像是肿瘤细胞身上的一张“身份牌”,它能帮助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
结果: 研究发现,PD-L1表达水平高于50%的患者,其疾病进展的风险显著降低 。解读: 这再次印证了PD-L1这个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对于高表达的患者来说,免疫治疗的“弹药”更容易瞄准目标,效果也更好,因此进展的风险更低。2. 身体的“引擎”:体力活动状态(ECOG-PS)
ECOG-PS(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活动状态评分)是衡量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身体状态的指标。评分越高,代表身体状态越差。
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超过65岁的患者和ECOG-PS评分达到2分及以上的患者,其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缩短,预后较差 。解读: 免疫治疗需要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参与“战斗”。如果患者的体力状态较差(卧床超过50%的时间,或者生活不能自理 ),身体就难以承受治疗的压力,免疫系统也难以发挥最大功效。对于中老年患者(这项研究的中位年龄是66岁 ),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是比单纯控制BMI更重要的“抗癌资本”。3. 持续的希望:接受的治疗周期数和肿瘤响应程度
结果: 接受更多周期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其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有所改善 。同时,治疗的最佳响应程度与生存期直接挂钩 。与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相比,疾病进展(PD)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了近8倍 。即使是部分缓解(PR)的患者,其死亡风险也增加了近3倍 。解读: 这强调了“有效”和“坚持”的重要性。一旦治疗产生了积极的响应(CR或PR),即使只是部分缓解,也要努力维持。持续的有效治疗周期,是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四、关于副作用:胖瘦对毒性影响不大
除了疗效,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还有副作用(毒性)。
这项研究也对比了两组BMI患者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出现的副作用(不良事件)。结果显示,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疲劳(25%)、恶心(23.7%)和甲状腺功能减退(18%) 。
重要的是,研究者发现,这些免疫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在BMI高(超重/肥胖)的患者和BMI低(正常)的患者之间,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 。这意味着,即使您的BMI较高,也不必过度担心免疫治疗的毒性会因此加重。
五、总结与给患者的建议
这项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大样本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个明确的结论:
不必纠结体重: BMI(体重指数)本身,无论是超重还是肥胖,目前看来都不是影响纳武利尤单抗疗效和生存期的决定性因素 。您无需刻意为了“追求肥胖悖论”而过度增肥,也不必因为超重而焦虑。关注硬指标: 真正决定您预后的是:PD-L1的表达水平(尤其高于50%),良好的体力活动状态(ECOG-PS要低),以及治疗的响应程度和持续周期 。未来的展望: 研究者建议,未来需要将BMI作为一个连续变量(而不是简单分成两组)进行更精细的分析,才能更彻底地理解它在癌症免疫中的微妙作用 。给您的建议:
如果您是一位正在接受或即将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请将关注点从“体重”转移到“体能”上。保持均衡营养,努力将ECOG-PS维持在0-1分,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PD-L1等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并坚持有效的治疗周期,这才是您获得更长生存期的关键!
请务必将这些重要的信息,带到您的主治医生那里,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讨论。
免责声明: 本文是根据医学病例报告撰写的科普文章,旨在传播医学知识,不能代替专业医疗诊断和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Demir B, Çolak G, Aşık Bal İ. The Role of Body Mass Index in Determining the Efficacy of Nivolumab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d Sci Monit. 2025 Oct 14;31:e951296. doi: 10.12659/MSM.951296. PMID: 4108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