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又一次从公众视线里“消失”了。
这次不是因为休赛,也不是单纯的状态调整,而是因伤退出全国跳水冠军赛。人虽然到了武汉,最终还是没能出现在赛场名单上。她的团队给出的说法是伤病复发,说实话,这并不令人意外。

更别说,在这个年纪,要面对的可不止是身体,还有一整个世界的眼光。
她已经不是那个瘦小的跳水神童了。身高长了7公分,体重涨了十几斤,这些数字听起来普通,但对跳水选手来说,几乎就是“重新做人”级别的挑战。训练中的她每天要花半个小时光是处理脚踝和手腕的伤,跳207C动作时甚至会产生恐惧情绪,你能想象她站在十米台上的那种压力吗?

偏偏,外界从没打算给她喘息的机会。
陈芋汐,这个名字现在成了她必须面对的“标尺”。三次对战三次落败,而且还是搭档之间的较量。更扎心的是,陈芋汐的发育期处理得“比教科书还标准”——随身带电子秤,一天称体重十次,不管吃没吃都要上秤。这种极致的自律,再加上一点点状态波动,就把她和全红婵彻底拉开了差距。

如果只有场上的焦灼还好说,场下的风波更是让人喘不过气。
最近的“豪宅风波”就是个例子。广东湛江老家那栋三层半的新建别墅一经曝光,直接上了热搜。明明是村里赠地,全家自建的普通民居,却硬生生被舆论炒成了“奥运冠军的奢靡生活”。

她的哥哥多次解释:“直播赚的钱不多,但盖个房子不难。”可谁听呢?质疑者只想看“跌落神坛”的剧情,而不是一个冠军给父母建房的温情。
真的要这样审视一个18岁的女孩吗?

更让人想起的是那个21年前的预言——高敏曾经说过:“跳水天赋再高,一旦长个发胖,所有技术都得重学。”现在回头看,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现实本身。

而外界的围观、质疑、对比、指责,却像一次次余震,一点点消磨着她的信心。
但问题是:全红婵真的就此走下坡路了吗?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她没能重新站起来,世人又会不会原谅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