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量减少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就是宫腔粘连。宫腔粘连是指多种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发生纤维化修复为主的继发性子宫内膜疾病。内膜修复过程中宫腔内壁之间形成纤维肌性粘连带,可致宫腔容积变小、宫腔形态异常,严重时会导致宫腔封闭。
原因1. 妊娠类
占90%,包括流产(人工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剖宫产、产后出血、胎盘残留、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创伤。
2. 非妊娠类
约占10%,如经宫腔各类创伤性操作、手术;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血管阻断;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炎;基因等。
症状1. 月经量减少
因功能性内膜面积减少或子宫内膜结缔组织化,月经量会明显减少,严重者可导致闭经。
2. 痛经
部分患者会因宫腔粘连,导致经血排出不畅,积于宫腔内,引起周期性腹痛。
3. 不孕
宫腔粘连还会引起不孕、反复流产、移植失败、宫外孕。即使及时顺利妊娠,发生早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的几率均高于正常产妇。
治疗宫腔粘连治疗目的主要是恢复宫腔正常容积;重建宫腔、颈管正常形态;预防再粘连;促进内膜再生修复。
目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是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法。轻度粘连者可在宫腔镜直视下用分离剪钝性或锐性分离粘连;中重度粘连者需在宫腔镜下利用单极电极、双极电极、激光分离宫腔粘连。
术后还可辅以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即术前或术后运用雌孕激素口服可促进子宫内膜生长、修复,如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等。
此外,中医认为宫腔粘连的病机为肾虚,根据不同证型可分为肾虚血瘀型、肾虚型及肝郁肾虚型,其中,肾虚型可选择归肾经的中药,其他证型在补肾基础上加活血类中药,实现标本兼治。
预防1. 增强避孕意识,严格避孕,减少人工流产、引产等手术操作。
2. 术后遵医嘱用药,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防治粘连复发。
3. 如果出现月经量明显减少、停经等症状,及时就医,及早治疗。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 妇科 吴越博】
【编辑:Y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