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餐边柜,不少人会陷入“两难”:要么跟风选了颜值高的款式,回家发现放不下咖啡机、收纳杂乱;要么只盯着实用性,最后柜子与整体家装风格格格不入。
其实,餐边柜不该是餐厅里的“多余家具”,而应该是串联厨房与餐厅、平衡收纳与美学,围绕空间尺度、生活习惯、功能需求的结果。

那问题来了,好看又实用的餐边柜应该怎么打造呢?本期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
一、明确三个设计原则做餐边柜前,先明确 3 个底层原则,能让后续设计不偏离好看又实用的方向,这比盲目选款式更重要。
01、功能优先

餐边柜的实用永远是基础。首先要列清自家的核心需求:是需要存放一家四口的餐具?还是要嵌入微波炉、面包机等小家电?或是希望兼顾吧台跑咖啡的功能?
比如有老人的家庭,优先考虑矮柜 + 抽屉组合,方便拿取常用物品;年轻家庭若常做咖啡、烘焙,就需预留小家电操作区和插座,颜值则要适配整体家装风格。
02、尺寸适配空间

餐边柜的尺寸不是统一标准,而是要根据餐厅面积、层高和周边家具调整。
比如面积<6㎡的小户型餐厅,餐边柜深度建议控制在 300mm-350mm,避免占用过道空间;面积>8㎡大户型餐厅,深度可放宽到 400mm-500mm,增加收纳容量。
台面高度要贴合家人身高,若家中有孩子,可在柜侧加设儿童取物区。
03、动线契合生活习惯

好的餐边柜设计,能让日常操作更顺畅。比如从厨房端菜到餐厅,餐边柜若靠近厨房门口,可预留临时置菜区;家人习惯用餐时看手机,就需在台面或镂空区加设充电插座;若常招待客人,可在餐边柜中部留开放式展示格,摆放酒杯、餐具,既美观又方便取用。
二、不能忽视的五个细节
很多人做餐边柜只关注款式和尺寸,却忽略细节,导致使用时频繁踩坑。
01、选对材质
餐边柜的材质要兼顾耐用性和清洁难度。实木柜颜值高、质感好,但怕受潮,适合干燥地区,日常需用干布擦拭;岩板台面硬度高、防油污,适合作为操作台或置菜区,用湿抹布就能清洁。
02、加设灯光
灯光是餐边柜的 “加分项”,不仅能提升颜值,还能方便使用。在吊柜下方加设灯带,照亮台面,方便备餐或拿取物品;封闭柜内加设小射灯,展示柜中的餐具、酒杯,提升精致感。
03、收纳分区
餐边柜的收纳不是 “堆进去就行”,而是要分区规划。可按 “使用频率” 划分:常用物品(比如碗筷、杯子)放在中间镂空区或地柜上层抽屉,伸手就能拿到;不常用物品(比如节日餐具、大型锅具)放在吊柜或地柜下层封闭柜;此外,可在柜内加设分隔板、收纳盒,让小物件分类存放,一目了然。
04、插座轨道式
餐边柜上常用的小家电(咖啡机、烧水壶、手机充电)都需要插座,固定插座容易出现 “不够用” 或 “位置不对” 的问题。建议安装轨道插座,可根据家电位置自由滑动插座,还能随时增减插座数量,满足不同需求。
05、边角做圆角处理
若家中有孩子或老人,餐边柜的边角必须做圆角处理。无论是台面边缘、柜体转角,还是抽屉拉手,都要打磨成圆角,避免磕碰受伤。

好看又实用的餐边柜不需要多复杂的造型,也不用多昂贵的材质,只要能解决你家的收纳痛点、契合日常使用习惯、与整体家装和谐统一,就是最好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