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宏大版图中,“扩招” 与 “考试难度” 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议题。从高考的千军万马,到考研的逐梦之旅,再到专升本的跨越之路,许多人认为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考试难度理应降低。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拨开现象的迷雾,深入探究本质,我们会发现:扩招绝不意味着可以降低考试难度,这是关乎国家人才选拔质量与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 。

一些人认为,既然高校在扩招,那么降低考试的试题难度能让更多人获得升学机会,实现学历提升,又能让成绩数据上更好看,这难道不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吗?但实际上,这种观点只看到了眼前的表象,却忽视了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
从教育测量学的专业视角来看,考试难度是衡量考试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难度适中的考试,能够精准地鉴别出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就像一把精心校准的尺子,能清晰地丈量出每个学生知识储备、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长短。一旦盲目降低难度,这把尺子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失去应有的鉴别功能。
在高考中,如果尝试降低数学考试难度,期望让更多学生取得理想分数,提升整体录取率。结果当年高考成绩公布后,高分段学生扎堆,600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激增。原本用以区分学生能力的分数段高度集中,导致录取工作困难重重。许多高校在招生时发现,仅凭分数根本无法有效筛选出具备专业学习潜力的学生。这不仅让高校的人才选拔陷入困境,也使得教育资源的分配无法实现最优化,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
考研亦是如此。考研国家线的划定,是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如果因为扩招就降低考试难度,那么国家线的参考价值将大打折扣。大量专业能力不足的学生涌入研究生队伍,这对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氛围将产生严重冲击。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深入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而不是单纯为了满足升学数量而降低门槛。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从钱学森先生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故事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与智慧。钱老在教育领域同样秉持着严谨、科学的态度。他深知,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而选拔人才必须要有严格的标准和高要求。
在他主持的考试中,题目难度极高,即使是开卷考试,学生们想要及格也绝非易事。有一次考试,钱学森先生给出了一道极具挑战性的题目:从地球上发射一个火箭,绕太阳一圈再返回地球,请列出运动方程。这样的题目,不是简单地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而是要求他们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所学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那场考试的结果令人震惊,一上午过去了,竟没有一个人交卷,甚至有两名学生因压力过大晕倒被抬了出去。中午钱学森先生让学生们先去吃饭,下午接着考。即便如此,最终也基本没有人考及格。面对这样的情况,钱学森先生态度坚决,没有降低标准,而是要求学生们延长半年补习数学,再加一门第二外语。在他看来,只有通过严格的选拔和培养,才能真正造就出符合国家需求的顶尖人才。
这种严谨的人才选拔方式,在当时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钱学森先生的做法告诉我们,为国家选拔人才,绝不能心慈手软、降低标准,必须要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确保人才的质量 。

从官方媒体的报道和教育部门的政策导向来看,也充分印证了考试难度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性。教育部多次强调,高考命题要坚持 “不超纲、不回避基础、注重创新” 的原则。这意味着考试既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通过一定难度的题目来区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以近年来的高考为例,虽然部分科目在命题上减少了 “偏难怪” 题目,但通过设置 “多解题”“开放题” 等方式,依然保持了适当的难度,实现了对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有效区分。这种调整,并非是降低难度,而是在优化命题结构,使考试更加科学合理。
在考研领域,官方同样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考试大纲和命题要求并没有放松。各招生单位在命题时,依然会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以选拔出真正具备科研潜力和专业素养的学生 。
专升本考试亦是如此,面对扩招带来的生源数量激增,各本科院校为了维持或提升教学质量,不得不在考试难度上做出相应调整。院校希望通过提升考试难度,筛选出那些基础扎实、潜力巨大、综合表现优异的考生,以确保升本后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氛围 。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主要方式,其难度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它不仅是对学生过去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降低考试难度,就如同在建造高楼时偷工减料,虽然短期内看似 “完工” 容易,但最终这座高楼将难以承受风雨的考验。
扩招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更多教育机会的积极举措。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人才选拔的标准,相反,我们应该在保证考试难度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命题结构、扩大命题情境的 “普适性”、推进 “分类考试” 等方式,让考试更加科学合理,让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人才脱颖而出。
在这场人才选拔的征程中,我们必须坚定立场,绝不能因为追求数据好看或迎合部分考生的诉求,而降低考试难度。让我们共同捍卫人才选拔的天平,为国家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