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悬塑惊世·香火千年”|蒲县东岳庙旅游攻略:一座“地狱庙”,藏着中国人最朴素的生死观

“抬头看,这墙上的小人儿在‘受刑’!”10月下旬,蒲县东岳庙的“地狱变相殿”前,28岁的杭州游客林女士盯着满墙悬塑倒吸一

“抬头看,这墙上的小人儿在‘受刑’!”10月下旬,蒲县东岳庙的“地狱变相殿”前,28岁的杭州游客林女士盯着满墙悬塑倒吸一口凉气——120余组、近千尊彩塑人物悬于梁枋,刀山油锅、刀锯分尸、轮回转世的场景纤毫毕现,连“鬼差”的表情都清晰可辨。“这哪是庙?分明是用泥巴和颜料写就的‘生死教科书’!”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活化石”,蒲县东岳庙(俗称“东岳行宫”)坐落在吕梁山脉南端的柏山之巅,距临汾市区120公里。这座始建于唐、盛于宋金、现存主体为元明的庙宇,以规模宏大的“东岳神系”建筑群、震撼人心的悬塑艺术,以及延续千年的“朝岱”民俗,成为晋西南最具神秘色彩的文化地标。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80%,其中40%为专程研究民间信仰的学者,35%是被“地狱悬塑”吸引的年轻游客。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为您解锁这座“悬在梁上的信仰博物馆”。

从“泰山封禅”到“柏山建庙”:一座庙里的“帝王与百姓”信仰纽带

东岳庙的故事,要从“泰山崇拜”说起。

“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自秦始皇封禅起,便被视为‘主掌生死、统摄幽冥’的至高神山。”蒲县文旅局文博研究员刘建明介绍,“但百姓难越千山赴泰山祭拜,便在全国各地建‘东岳行宫’代祀,蒲县东岳庙便是其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代祀庙’。”

现存庙宇占地2万平方米,依中轴线对称分布“山门、凌霄殿、乐楼、献殿、正殿、后土殿”等28座建筑,完整呈现了“人间-天庭-幽冥”的三重空间格局。“最特别的是‘地狱变相殿’。”刘建明带记者穿过七十二阶“通天梯”,来到后院北侧的悬塑殿,“这里是全庙的‘灵魂’——墙面、梁枋、柱头布满悬塑,从‘十殿阎罗’到‘十八层地狱’,从‘善恶报应’到‘轮回转世’,把《玉历宝钞》里的场景全‘搬’上了墙。”

这些悬塑创作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用糯米浆调和矿物颜料,历经500余年风雨仍色彩鲜艳。“你看这‘刀山地狱’,犯人被钉在刀尖上,表情扭曲;那‘油锅地狱’,鬼差举着铜勺往罪人身上浇油,油花飞溅——匠人用夸张的手法,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刻进视觉记忆。”刘建明说,“过去百姓识字率低,悬塑就是他们的‘普法课堂’。”

“我家祖辈都是守庙人!”78岁的守庙人张大爷指着殿内碑刻介绍,“清代碑记记载,每逢农历三月廿八‘东岳大帝诞辰’,方圆百里的百姓带着‘寿桃’‘面羊’来赶庙会,求签问卜、演戏酬神,三天庙会能聚十万之众。现在每年庙会,还有老人带着孙子来‘认干亲’,求东岳大帝护佑孩子平安。”

核心体验:从“看悬塑”到“懂生死”,解锁东岳庙的“信仰密码”

东岳庙的魅力,在于它把“抽象的信仰”变成了“可触摸的文化”。以下五大玩法,带您深度解码“中国人的生死观”。

1. 地狱变相殿:悬塑里的“善恶图鉴”

“这是全庙最震撼的‘立体《玉历宝钞》’!”站在地狱变相殿中央,仰头望去,120余组悬塑层层叠叠,覆盖面积超200平方米。

“十殿阎罗”区:第一殿秦广王判“生死簿”,第七殿泰山王审“轮回案”,每尊阎罗像神态威严,案头文书清晰可辨;

“十八层地狱”区:刀山、碾磨、沸汤、寒冰等地狱场景按“罪孽轻重”排列,最下方的“转轮殿”中,牛头马面推着转轮,将“善者”送天堂、“恶者”入轮回;

细节彩蛋:悬塑中藏着“反刻”智慧——看似恐怖的地狱场景,实则警示“诸恶莫作”;而角落的“莲花童子”“善财童子”,又传递“积善成德”的希望。

“带孩子的家长注意!”张大爷提醒,“可以跟孩子讲‘为什么要做好事’——你看,悬塑里的坏人都被惩罚了,好人却升了天。”

2. 凌霄殿:东岳大帝的“办公现场”

“这里是东岳大帝的‘朝堂’!”穿过山门,拾级而上,三重檐歇山顶的凌霄殿巍然矗立,殿内供奉着3米高的东岳大帝坐像。

“东岳大帝在民间被称为‘天齐仁圣大帝’,主掌人间贵贱、寿命长短。”刘建明介绍,“殿内这尊像是明代彩塑,冕旒(帝王冠饰)、衮服(龙纹袍)细节考究,腰间玉牌刻着‘泰山安则天下安’,暗含‘国泰民安’的祈愿。”

殿外月台上的“古柏”是另一重看点:这株“汉柏”胸围5米,树龄超2000年,枝桠间挂着百姓系的红绳,“每根红绳都是一个心愿——求健康、求学业、求事业顺遂。”

3. 献殿:藏在梁架上的“营造法式”

“别只看地面,抬头看梁!”献殿(祭祀时摆放供品的场所)是元代建筑遗存,采用“减柱造”工艺——仅用4根金柱支撑屋顶,扩大了祭祀空间。

“梁架上的彩绘是‘旋子彩画’,虽已斑驳,仍能看出‘龙纹’‘卷草纹’的轮廓。”文保员小赵说,“这里的斗拱没有一颗钉子,全靠榫卯咬合,历经多次地震仍完好,是研究元代木构建筑的‘活样本’。”

4. 文化体验:“跟着碑刻学信仰”

拓印古碑:景区提供“泰山刻石”“东岳庙记”等古碑拓印体验(50元/次),亲手拓下“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语;

听“庙会故事”:每周六上午,守庙人张大爷讲“三月廿八庙会的由来”“悬塑匠人的传说”,适合家庭参与;

抄经祈福:后土殿设“静心堂”,提供《太上感应篇》《劝善文》抄本(免费),游客可静坐抄经,感受“心诚则灵”的仪式感。

5. 隐藏玩法:寻“柏山十二景”

东岳庙所在的柏山,不仅有庙,更有自然奇观:

“云海玉盘”:雨后初晴,山间云雾缭绕,庙宇如浮云端(最佳观赏期5-10月清晨);

“古刹钟声”:凌霄殿旁的明代铁钟,敲击时声音浑厚,可录一段“祈福音频”带走;

“山花烂漫”:春末夏初,山脚下的连翘、山桃盛开,与红墙古庙形成撞色画卷。

实用攻略:如何“有文化”地探访这座“信仰博物馆”?基础信息

地址:临汾市蒲县薛关镇柏山村(距临汾市区120公里,距隰县小西天30公里);

开放时间:8:00-18:00(17:30停止入场,全年无休);

门票:60元/人(含讲解器租赁;持学生证、老年证半价);

导览服务:

免费:微信公众号提供语音导览,入口可领纸质《东岳庙导览图》;

付费:“深度文化游”(含守庙人讲解、悬塑艺术课,150元/人)。

交通指南

自驾:导航“蒲县东岳庙”,景区有免费停车场(车位150个,节假日需排队10分钟);

公交:临汾市区乘“蒲县旅游专线”至“薛关镇站”,转乘村村通公交(5元/人,车程40分钟);

高铁/飞机:

高铁至“临汾西站”:乘出租车至景区(约2小时,车费200元);

飞机至“太原武宿机场”:乘大巴至“临汾汽车站”,转旅游专线(约3小时)。

一日精华路线(信仰+自然游)

上午(9:00-12:00):

山门→凌霄殿(拜东岳大帝)→献殿(看元代木构)→地狱变相殿(细品悬塑)。

中午(12:00-13:30):

在“柏山人家”用餐(推荐“柏山豆腐”“蒲县蒸饭”,食材取自山下农家,人均40元)。

下午(13:30-16:30):

后土殿抄经→古柏系红绳→登柏山观“云海玉盘”(视天气情况)→拓印古碑体验。

傍晚(16:30-17:30):

听守庙人讲“庙会故事”→出口买“柏山小米”(非遗农产品,熬粥香糯,20元/斤)。

注意事项

地狱变相殿光线较暗,台阶湿滑,建议穿防滑鞋;

悬塑为易损文物,禁止触摸、拍照闪光;

庙会期间(农历三月廿八前后)住宿紧张,建议提前预订山下民宿;

周边有“小西天”(悬塑艺术另一巅峰)、“隰县明代小西天”,可顺路探访。

游客故事:在这里,与“生死”和解

“我终于懂了奶奶的‘劝善经’!”32岁的上海白领陈女士眼眶泛红,“奶奶生前总说‘多做好事,心里踏实’,今天看悬塑里的‘轮回’,突然明白——这不是迷信,是对生命的敬畏。”

“带孩子来上‘生死课’!”太原的刘先生指着“莲花童子”悬塑说,“以前怕孩子问‘人为什么会死’,今天指着悬塑讲‘善有善报’,他说‘我要当好人,这样就能升天啦’——这比说教有用。”

“我们是古建研究生!”西安美院的团队扛着画板,“地狱变相殿的悬塑构图、色彩搭配,是研究明代民间艺术的绝佳案例,回去要做3D建模。”

结语:东岳庙,是一座庙,更是一本“中国人的心灵之书”

从唐代的“泰山封禅”到今天的“悬塑守护”,蒲县东岳庙用1300余年光阴证明:最动人的信仰,不在高不可攀的神坛,而在“悬塑里的一个眼神”“古柏上的一根红绳”“守庙人的一句叮嘱”中;最深刻的文化,不在晦涩的经典,而在百姓“求平安、做好事”的朴素愿望里。

正如刘建明研究员所说:“东岳庙的价值,不在‘悬塑有多精美’,而在它是一面镜子——照见古人对‘生死’的思考,也照见我们今天的选择:心存善念,便是最好的‘朝岱’。”

这个周末,不妨走进东岳庙。在地狱变相殿的悬塑前驻足,在古柏的红绳下许愿,在守庙人的故事里聆听,你会发现:所谓“信仰”,不过是祖先藏在泥巴里的叮嘱;所谓“传承”,不过是我们带着这份叮嘱,继续好好活着。

(注:文中开放时间、活动安排以景区当日公告为准;建议出行前关注“蒲县东岳庙”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