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制裁中国不成,反被中国锁死,是谁在卡谁的脖子?

美国突然把15家中国企业拉进制裁清单,理由是“给伊朗提供无人机零件”。华盛顿大概是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常规操作,不会引起什

美国突然把15家中国企业拉进制裁清单,理由是“给伊朗提供无人机零件”。华盛顿大概是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常规操作,不会引起什么麻烦。可谁也没想到,中国立刻就回了它们一套“八卦掌”。我们先是把美国的12家反无人机系统供应商拉进了黑名单,接着又推出了一套稀土技术出口的管制新规。这一下,美国可以哆嗦一阵子了。

谁都知道,无人机是未来战场的急先锋,拥有打击方式难以预测、打击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而同样地,反无人机武器,也成了各国军工企业的重点研究项目。美国作为如今世界军事力量的绝对“老大”,自然也要构建自己的反无人机网络。然而,直到中国的制裁名单公布了,人们才知道,原来美国的反无人机企业,都是靠中国的技术活着的。

根据最新的调查报告,美国反无人机企业的核心供应链,早就已经锁在了中国的身上。从芯片到传感器,再到算法模型,七成多关键部件都得靠中国的供应链。也就是说,美国的这些企业,其实和越南、印度的工厂一样,都是组装商。中国这边一旦停止供应某些核心元件,美国的这些企业立刻就原形毕露。可能美国自己也不会想到,它们军工企业的成色,居然是这样的。

在中国的制裁清单出来之后,美国有关部门立刻进行了评估。他们发现,受制裁企业的库存,撑死够45天的生产。那么,它们能不能重新搞出一条供应链来替代中国呢?即使一切顺利,没有18个月,这件事也干不出来。这就意味着,美军短期内,会出现一个无人机防御"空窗期"。美国本想用政治手段拆掉中国的产业链,可没想到最先挨打的反倒是自己的国防体系。

其实,又何止是那些反无人机武器呢,美国的所有工业和军事产业链,都受制于中国的稀土。中国的稀土管控,以前不过是限制原矿和某些成品的出口量,而这一次,是直接对核心加工技术进行了封锁。这也就是说,从稀土的开采、冶炼分离到制造,我们把全产业链都管制了起来。

随着中国政策的改变,国际市场也迎来了巨变,欧洲市场上的氧化镝价格,已经上涨了三倍还多,氧化铽更猛,已经轻松突破了2000美元大关,创了历史新高。而就是这样的高价,也往往是有价无货。

之所以稀土市场如此离谱,是因为中国在稀土深加工领域的技术优势,真的是没人能够替代。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虽然有稀土加工能力,但没中国的核心工艺,根本造不出高纯度、高性能的产品。美国著名的军工企业雷神公司的报告里早就说过,美国的爱国者导弹、F-35战机等尖端装备,九成关键零件都要使用中国的稀土材料,一旦中国断供,它们的生产线在3-6个月内,就得关闭电源限产。

中国这次反制美国的行为,可以从我们的《出口管制法》里找到法律依据。这个法规明明白白地写着,即使是使用我们稀土材料的境外产品,想要向外卖也得经过我们的审批。这一下,德国的博世、荷兰ASML这些欧洲制造业巨头,可就全慌了,只能赶紧调整采购路线以规避风险。但是,它们想在短期内找到中国技术的替代者,几乎是不可能的。

面对中国的反制,美国内部已经彻底乱套了。白宫虽然硬撑着不说话,但国会山却早就炸了锅。各个党派的议员们一个劲地呼吁开紧急听证会,催政府拿方案。但是,如今它们的政府都“停摆”了,短期内又怎么会有办法?那些美国的企业,只能是自己想办法。

中国之所以能凭借稀土搅动风云,和自己的努力分不开,在很多年前,国家就在多地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集中所有优质资源,专攻稀土的分离与提纯技术,凭借五百多项高等级的专利,我们建立了一条"技术护城河"。此外,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还一起搞了个"护航计划",用"背景审查+动态监控"双保险的方式,来防止技术泄密。

中国现在可以保证,在几年之内,国际上不会出现与我们的稀土材料纯度一致的东西,即使真有了这样的东西,在价格上也没有优势。所以现在,独一无二的稀土技术,就成了我们在国际商贸战场上的一张王牌,甩出来就可以制胜。

以前,美国一直凭借自己在高科技领域的一些优势,对中国进行着单方面的压制。但它们却忽略了一点,任何科技都必须实践在真正的产品上,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中国恰恰在科学技术的产品化上,有着它们不具备的优势。既然美国想要打压我们,我们自然也要在自己有优势的领域,反向压它们一头。

为了巩固自己的优势,现在中国还依靠着技术输出和国际合作,开始重塑国际稀土的生产格局。我们主导修订的ISO稀土分类标准,把中重稀土定义成"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给出口管制找到了国际法理依据。而在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中,我们更是通过各种法规,堵上了非法稀土流通的"灰色通道"。

现在,美国想要摆脱中国的稀土控制,只能将现有的整套体系推倒重来。所以我们就看到,美国和巴基斯坦、蒙古、巴西这些能提供稀土的国家都有合作。但是,由于加工水平有限,即使是它们自家的稀土矿石,也得运到中国包头来进行精炼。它们天天嚷嚷着“技术突破”,但却根本无法形成规模。这种技术上的差距,注定了美国无法和中国完全"脱钩"。

我们总说,中美的贸易博弈,其实就是在互相“卡脖子”。但实际上,这里面还隐藏着全球产业话语权重构的诉求。中国用行动证明,在新的国际秩序里,光靠制裁吓唬人是没有用的,只有攥住核心技术、搭起完整产业链、定下规则标准,才能在复杂的博弈中占据主动。人类的未来需要科技的驱动,谁能真正将科技落地,谁就是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