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1岁女生上班7天后反欠公司1.38万元?新生如何识破类似​​这种“培训贷”套路?

21岁女生小刘(化名)通过招聘平台应聘郑州某公司化妆师助理岗位,招聘时公司承诺“月薪2000元,学会后涨至三四千,管吃管

21岁女生小刘(化名)通过招聘平台应聘郑州某公司化妆师助理岗位,招聘时公司承诺“月薪2000元,学会后涨至三四千,管吃管住”。

入职后,公司以“需掌握专业技能才能上岗”为由,要求小刘参加13800元的专项技能培训,并“贴心”推荐贷款渠道(如指定APP或分期平台)。

小刘因缺乏职场经验,稀里糊涂签下贷款协议,随后发现培训内容敷衍(如网上资料拼凑、与实际工作脱节),承诺的“涨薪”也未兑现。工作7天后,小刘不仅未拿到任何工资,反而背上了13800元的贷款债务。

当她向媒体求助时,公司工作人员轻描淡写否认“贷款”一事,仅表示“会沟通”。事后不久,据小刘自己称,目前已协商解决问题,但其他情况不让她透露。

类似“培训贷”骗局,其常见套路为:

诱人招聘:通过平台发布“低门槛、高待遇”岗位(如“化妆师助理”“程序员助理”,无需经验、月薪2000-8000元),吸引急于找工作的年轻人;

面试打压:以“能力不达标”“需要专项培训才能上岗”为由,否定求职者的初始能力,灌输“培训后高薪就业”的虚假预期;

诱导贷款:推荐“分期付款”“助学基金”等方案,模糊“贷款”属性(如用“手续费”“分期”代替“贷款”),甚至伪造“公司垫付”“包就业”等话术,让求职者在未充分知情的情况下签署贷款协议;

敷衍培训:所谓“培训”多为网上资料的拼凑,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如化妆师培训仅教基础化妆,未涉及真实客户需求),部分机构甚至直接让学员自学;

债务缠身:培训结束后,公司以“考核不合格”“未达到录用标准”为由拒绝提供承诺的高薪工作,求职者因背上贷款(通常1-3万元)陷入“负债上班”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