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被骂污染转移,欧洲人真搞错了,真相藏在发电厂里
前几年有欧洲人提出,中国电动车并不环保,他们认为中国的电力七成来自煤炭,电池开采过程又消耗大量能源,这相当于把汽车尾气污染转移到发电厂和矿山那边去了,这种说法听起来挺吓人,但实际上没算对账,他们只盯着发电这一个环节,却忽略了整个系统在控制污染方面的做法。

国际机构在2023年算了一笔账,发现中国电动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燃油车减少三到四成,到了2024年,煤电比例已经降到55%以下,绿色电力占比达到四成半,电动车行驶超过四万公里后,就能抵消制造电池时多产生的碳排放,之后每跑一公里都在实现减排。

电池生产在变绿,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新工厂都建在四川、青海这些地方,用的都是风电、光伏和水电,提锂技术也有了进步,能耗降低了三成多,水还能九成循环用,旧电池回收率超过95%,锂、钴、镍这些材料基本都能再利用,成本还比开采新矿便宜。
发电厂现在变得干净多了,经过超低排放改造后,脱硫脱硝除尘的效果接近百分之百,供电产生的碳排放强度这几年下降了近两成,而燃油车数量达到几千万辆,分散在各处道路上,排放的尾气直接进入城市空气里,治理起来很困难,成本也很高,这就像不能因为炼钢需要烧煤就认为自行车不够环保一样,道理是相通的。

市场结果已经证明,中国新能源汽车连续十年销量全球领先,到2024年出口量占到全球六成以上,德国的大众、奔驰和宝马都承认自己在技术上落后了,主动寻求与中国企业展开合作,就连欧盟决定停售燃油车,也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有力支撑。
电网正在慢慢变绿,2024年风能和太阳能的新增装机容量超过300GW,总量首次超过燃煤发电,煤电占比已低于四成且持续下降,国家规划明确未来电力系统将以绿色电力为主,那些质疑“污染转移”的人应该重新查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