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有了解的朋友们应该听过下面这个故事:汉三年(前204年)六月的一个清晨,刘邦在韩信睡觉之时进入卧室拿走了韩信的印符(印信兵符),收回了韩信的指挥权。后世不少人都用这个故事来批评刘邦的奸诈。但刘邦真是在韩信睡觉时偷了他的印符吗?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首先,刘邦偷韩信印符的记载仅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而同一本史书的《史记·高祖本纪》对此事的记载为: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并没有“刘邦在韩信睡觉时偷印符”的记载。

对于无法确定真实但又想记载的“黑料”,司马迁的常用手法之一是把“黑料”放在某个人的传记里而另一个相关人士的传记不记。比如“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这个经典谣言被司马迁放在了《吕不韦列传》而《秦始皇本纪》没有。由此可见,司马迁也不确定“刘邦在韩信睡觉时偷印符”是否真实。

其次,《淮阴侯列传》对于“刘邦在韩信睡觉时偷印符”的记载有两个关键细节存在问题:第一,韩信是以善于治军闻名的大军事家,本人早年更是当过项羽的警卫,应该非常重视警备工作。然而“偷印符”的记载中,韩信的警卫似乎完全不存在,刘邦从营门一路畅通无阻地就进了韩信的卧室。

第二,按照《淮阴侯列传》的记载,刘邦拿到印符后却没有使用,而是用“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也就是说,刘邦不用印符照样可以接管指挥权,毕竟韩信的军队就是刘邦的汉军。既然刘邦不用印符就可以接管军队指挥权,那“刘邦在韩信睡觉时偷印符”就是纯粹的画蛇添足,基本不符常理。

正因如此,本鬼个人有个推测:刘邦在进了韩信的大营后并没有直接走进韩信的卧室,而先用“麾”召集除了韩信、张耳之外的其他将领(如曹参),快速接管了军队。韩信、张耳睡醒后发现木已成舟,便主动上交了自己的印符。而“刘邦在韩信睡觉时偷印符”的记载大概率是司马迁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