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发布声明如下:近期彩票市场出现有人持仿造即开型体育彩票(实为整蛊道具)前往体彩机构兑奖事件,严重扰乱了彩票市场秩序。为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发布了三点声明。
这三点声明的大概内容是:其一,体彩实体店是目前唯一正规合法的体育彩票购彩渠道,店内须悬挂代销证;其二,详细描述了即开型体育彩票的主要特征,如易刮开、印有防伪装饰纹等;其三,伪造、变造、仿造彩票及使用其兑奖等行为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在此之前,青海、内蒙古、江苏苏州三地体彩中心,已发布相关声明和提醒信息,从中看出,确实出现购彩者持仿造即开型体育彩票(整蛊道具)前往体彩机构兑奖事件。尽管这种仿造彩票被兑奖人员一眼看穿,无法兑奖,但对体彩销售和兑奖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众所周知,体彩是为筹集体育事业发展资金而专门发行的一种彩票,无论是体彩销售还是兑奖环节,由于涉及到公私财产,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而某些人却以娱乐方式仿造彩票并到体彩机构去兑奖,将本应该严肃的体彩管理娱乐化,对这种歪风邪气必须刹住。
这类仿造彩票实为整蛊道具,是因为票面设计、纸张手感等都和正规彩票有明显区别,属于“一眼假”;而且这类彩票“购买须知”中早已写好“本产品为娱乐刮刮卡,只用于娱乐”的免责条款。也就是说,这种彩票主要作用是娱乐。但这种娱乐方式不可纵容。
不管持有人之间互相娱乐,还是持有人娱乐体彩机构,都是不能允许的。因为仿造彩票实为造假行为,涉嫌违法。根据《彩票管理条例》规定,只有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依法设立的体育彩票发行机构,才有权发行和销售体彩。显然其他机构和个人无权发行体彩。
而且,上述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禁止使用伪造、变造的彩票兑奖。第四十二条规定,伪造、变造彩票或使用伪造、变造的彩票兑奖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拿“整蛊道具”兑奖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从网传图片和相关报道来看,这种“整蛊道具”更像是专门印制的,恐怕印制的仿造彩票数量不少。而且有苏州市民购买两张仿造彩票来兑奖,这或许意味着,在持整蛊道具兑奖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印制、销售“整蛊道具”的犯罪团伙,通过销售实施诈骗。
因此,要高度重视这类事件,在发布严正声明提醒彩民的同时,还应该以持有者兑奖为线索,顺藤摸瓜调查这些“整蛊道具”从何而来,到底谁在销售,已经销出多少。应以涉嫌非法经营、诈骗,依据《刑法》追究幕后组织者刑责,并对持有者给予警告等处罚。
即便“整蛊道具”中写有免责条款,但由于事涉问题严重,其“只用于娱乐”的免责条款并不能成为开脱罪责的理由。只有依法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才能起到惩戒、震慑作用,为这类事件画上句号。体彩销售及兑奖的严肃性、规范性,才能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虽然我们身处的社会,娱乐现象无处不在,但娱乐要有边界,并不是什么事都适合娱乐,更要警惕某些人打着“娱乐”的幌子,从事着违法乃至犯罪的勾当。另外,某些电商平台也存在销售“道具彩票”的商家,这同样涉嫌违法,需要平台和有关部门加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