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甲流来袭,医生苦劝老年人:宁愿在家打牌闲坐,也别出去做5事

“老张,打麻将去不?”“不了,甲流又来了,我儿子说我年纪大了,哪都别去。”——这不是电视剧里的对白,而是我门诊里真实听到

“老张,打麻将去不?”“不了,甲流又来了,我儿子说我年纪大了,哪都别去。”

——这不是电视剧里的对白,而是我门诊里真实听到的一幕。当下正值流感高发季,尤其是甲型流感(简称甲流),已经悄悄在许多城市“抬头”。

很多人以为甲流就是“感冒”,忍一忍、扛一扛就过去了。但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这却可能是一次生死考验。

甲流不是小感冒,而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潜在风险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尤其在老年群体中,更容易引发肺炎、心肌炎,甚至诱发基础疾病恶化而危及生命。

我曾接诊一位68岁的阿姨,平时身体还算硬朗,退休后常跟邻居跳广场舞、去菜市场买菜、帮孙子接放学。

结果一次“轻微感冒”,三天后高烧不退,咳得上气不接下气,送来医院时已经发展为病毒性肺炎,血氧饱和度只有87%。她自己都没想到,一场看似普通的流感,会把她送进了ICU。

如果早点重视,早点预防,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一句话提醒:别把热闹当成健康

每年秋冬一到,社区活动中心、早市、麻将馆、广场舞队就热闹非凡。老年人一闲下来,最怕孤独,就爱扎堆热闹。但热闹的地方,往往就是流感病毒“蹭饭吃”的地方。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4年发布的流感监测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初,甲型流感阳性率已达到27.3%,较去年同期上涨了近10个点,且以H3N2亚型为主,对老年人更具威胁。

甲型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比如你跟一位没戴口罩但正在咳嗽的人聊上几句,或者摸了公共电梯按钮再揉眼睛,病毒就可能已经“搭上车”。

最怕的不是甲流本身,而是你低估了它。

“医生,我只是出去转转,怎么就住院了?”

有些老人常说:“我没事,我身体好着呢。”可病毒可不管你“感觉好不好”。尤其以下5件事,在甲流高发季节,宁愿在家打牌、发呆、晒太阳,也尽量别去做。

第一,别去人多密闭的地方超市、菜市场、棋牌室、KTV、电梯这些地方,空气流通差、人群密集,是病毒传播的重灾区。尤其是早上7点到9点,老年人扎堆买菜,是感染风险的高峰时段。

第二,别带孙子去幼儿园门口接送很多老年人习惯帮子女接送孩子,但儿童是流感高发人群,学校、幼儿园是病毒温床,你带孩子回家,也可能把病毒带回去。

第三,别去医院扎堆体检或陪诊除非必须就医,否则近期尽量避免去医院“凑热闹”。不少老人喜欢每月跑医院量血压、测血糖,其实这些在家就能做。

第四,别参加大型聚餐或家族聚会逢年过节亲朋聚会是传统,但如果其中有人带病毒,几乎整个饭桌都“中招”。与其聚在一起吃一顿,不如等疫情缓和后再团圆。

第五,别轻视早期症状,拖延就医“就咳两声,不碍事”“发点烧,多喝水就好”——很多老人就是靠“扛”,把小病拖成了大病。甲流的早期表现类似普通感冒,但进展极快,尤其老年人免疫力低,拖一天可能多住院一周。

药不能乱吃,但也不能不吃

一说吃药,很多老年人马上皱眉头:“我不爱吃药,副作用大。”但甲流可不是靠“扛”能扛过去的。

抗病毒治疗应越早越好,首选药物为奥司他韦(磷酸奥司他韦),起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

这个药国家医保已经覆盖,正规医院都有。但前提是:你得早早发现,及时就医。

还有些老人喜欢自己去药店抓点“感冒冲剂”,或者误以为“抗生素治百病”。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乱吃抗生素不仅伤肝肾,还可能导致耐药细菌感染,得不偿失。

如果你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基础病,一旦感染甲流,病情可能迅速恶化,甚至诱发心衰、呼吸衰竭。这类人群更要及早干预,规范用药。

为啥这回甲流“来势汹汹”?

有人问:“医生,这甲流怎么年年有,今年咋还特别凶?”

这跟几个因素有关:

一是流感病毒变异。2024年监测数据显示,H3N2亚型在多个城市迅速传播,且对老年人更具攻击性。

二是疫苗接种率偏低。虽然国家早就推广流感疫苗免费接种,但在老年人群体中,实际接种率不到35%,远低于欧美国家的60%以上。

三是“报复性社交”心理作祟。疫情几年刚放松,很多老人觉得“熬过来了”,开始频繁外出、聚餐,防护意识下降。

病毒不讲人情,机会一来就钻空子。

说一位我永远记得的老太太

一位72岁的老太太,身体不错,就是有点高血压。她爱热闹,喜欢跳广场舞,一天跳两场,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去年冬天,她感冒了几天,没上心。结果第五天开始发高烧,送来医院时已经白细胞降低、肺部感染严重。住进重症监护室,插管上呼吸机,住了整整15天。

她出院那天拉着我手说:“医生啊,我这回真是吓破胆了,早知道我就不跳那几场舞了。”

她不是个例。在我们病房里,70%以上的老年流感重症患者,都是因为“轻视早期症状”+“频繁外出感染”造成的。

最重要的防线,还是疫苗和好习惯

打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式。老年人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接种时间建议在每年10月到12月。

国家已在多数城市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接种,别嫌麻烦,打一次,保一年安稳。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是构筑免疫防线的基础:

· 室内多通风,出门戴口罩

· 勤洗手,少摸脸

· 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营养均衡

·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甲流来得快,藏得深,伤得狠。尤其是家里的爷爷奶奶,千万别拿身体“赌运气”。宁愿在家打牌、晒太阳、和老朋友微信聊天,也别出门东奔西跑,做那些高风险的事。

这一季的甲流,不是“小风小浪”,而是“暗藏暗礁”的漩涡。你不重视它,它就让你吃大亏。

你认为老年人应该在流感高发期减少社交活动,还是应该保持正常生活?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全国流感监测周报第51周[J].中国CDC周报,2024.

[2]张慧,刘志宏.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8):115-117.

[3]王丽英,赵颖.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6):823-826.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