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极限城市》首日票房仅 3757 元,十一国庆档上映电影票房靠后的一个比一个惨

截至 10 月 6 日,2025 年国庆档总票房突破 14 亿元,听起来还不错对吧?可有一部电影,首日仅有 110 位观

截至 10 月 6 日,2025 年国庆档总票房突破 14 亿元,听起来还不错对吧?可有一部电影,首日仅有 110 位观众,票房只收获 3757 元。

这就是今年国庆档的真实写照,在那光鲜的数字背后,隐藏着的是一场极为残酷的生存游戏。

说实话 14 亿若是放在往年确实不算突出。要知道 2021 年,《长津湖》一部电影,就能在国庆档期间轻松地斩获 57 亿。今年 14 亿还要分摊到十几部影片头上,恐怕很多影片连成本都难以收回。

《志愿军:浴血保和平》,《731》,《刺杀小说家 2》,位列前三从表面上看,似乎还算比较稳定,真正令人颇为忧心的,是那些排名相对靠后的电影,它们的状况,映射出这个档期背后那残酷的现实。

头部电影稳稳地占据 70%的排片量,而余下那些小成本制作,一天能够排上两、三场就已经很不错了。即便如此,许多场次的座位依然是空的。

平均票价 37.8 元,这个数字意味着观众消费更加理性了。没有了盲目跟风,也没有了情怀买单。你的电影不够硬,观众根本不会给机会。

那部首日仅仅只卖 3757 元的电影,很多人或许连名字都未曾听闻过。它的这种存在,更仿若一种讽刺,所讽刺的乃是那些以为赶上了黄金档期,便能分得一杯羹的投资人。国庆档诚然是黄金期,不过其前提在于,你得拥有黄金般的内容。

今年暑期档,119.66 亿元票房尽管实现了增长,却使从业者对国庆档寄予了厚望。结果呢?希望越是大,失望也就越是大。许多中小成本电影怀着捡漏的心态进入市场,最终发觉,自己才是那个被市场捡漏的对象。

观众变得聪明了,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些想靠营销噱头,骗人进场的片方,这次是真的碰壁了。

反观那些主旋律大片,虽在排片方面占尽优势,可票房成绩,也只是相对来说还凑合。

全年的黄金档期,曾孕育出《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爆款,不过到了 2025 年的国庆档,能够回本的影片都掰着手指头可以数过来。这种强烈的反差,实在令人不禁深思:中国电影市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有人说是经济环境不好,观众捂紧钱包。这话只对了一半。真相是大家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不想花冤枉钱。一部烂片两小时,浪费的不仅是票钱,还有宝贵的假期时光。

电影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头部影片,将绝大多数票房吸纳而去,腰部影片,在艰难中苦苦挣扎,尾部影片,则直接选择了安于现状。在这样的局面之下,那些怀揣着电影梦的年轻创作者究竟该去往何处呢?

说句不中听的,今年国庆档就是一场大型淘汰赛。资本的游戏玩到现在,拼的早就不是情怀和梦想,而是硬实力和市场嗅觉。你没有好故事、好演员、好制作凭什么让观众买单?

那个 3757 元的数字,会成为今年国庆档永远的梗。电影市场没有侥幸,也没有捷径。观众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什么叫做市场选择。

14 亿总票房,看似还算得体,不过当你深入挖掘每一部电影的命运之时,便会发觉,这个档期充斥着诸多无奈与残酷。有人欢喜有人愁,此乃真实的市场生态。

2025 年,中国内地电影年度总票房超 425.02 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不过增长带来的红利未被雨露均沾。强者愈强,弱者逐步退出,这是商业领域不变法则

国庆档已然结束,那些位于末尾的电影,终究将会被人遗忘。不过它们所留下的教训,值得整个行业去进行反思——在这以内容作为王者的时代里,再也不会有能够躺着取胜的机会啦。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市场的规则是残酷的。你拿出真诚的作品,观众自然会给予回报,你想混水摸鱼,最终只会成为那个被嘲笑的笑话。

这个国庆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人在战场上凯旋,有人黯然离场。谁排末尾谁尴尬。

参考资料:

2025 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破 14 亿元·2025-10-06 11:53:1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 国庆档总票房破 8 亿 《志愿军:浴血和平》独占 2 亿排名第一·2025 年 10 月 03 日 14:42 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