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肾功能剩下50%,不尿毒症的秘密是什么?按照2步走不慌

当血肌酐升至300μmol/L左右,意味着什么?你的肾功能可能已经剩下的50%左右了。肾脏储备功能开始不足。毒素水平越来

当血肌酐升至300μmol/L左右,意味着什么?你的肾功能可能已经剩下的50%左右了。肾脏储备功能开始不足。毒素水平越来越高,接踵而来的就是各项症状的失常,比如血压高,贫血,血钾高,酸碱代谢失衡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肾衰竭的前兆,如果不及时控制,那么在十年后尿毒症的风险则比较高。

但只要积极地去采取措施,依然有稳住病情的机会,尿毒症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会发生。纵观整个肾病发展过程来看,肌酐300也是病情最关键的阶段,往前走就进入了肾衰竭,往后退一步就暂时到了安全地带。

如何在这个关键阶段,拉回肾功能避免尿毒症?

秘诀是什么?答案就藏在中西医结合积极护肾,不断调理改善肾脏内循环,恢复受损肾单位的过程中。

西医治疗肾病的关键是稳住整个局面,能够快速控制住失控的指标,缓解症状。

在这个阶段,反映肾功能的各项指标开始失控,高血压,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等都会发生,还有些患者仍然持续有蛋白尿,都需要加强控制。

此时需要先上强度,严格严格控制血压。积极服用降压护肾药物,这是延缓肾损害的基石。血压最好维持在130/80mmHg以下。常用的普利/沙坦类降压药,不仅能降血压,还能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同时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5克以下,对肾脏的长期预后有巨大好处。

如果已经出现内环境紊乱,要及时对症用药,纠正酸中毒、高血钾、高血磷等问题,减轻肾脏代谢负担,及防治可能引起的更多脏器的损伤。

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后,促红生成素减少, 血红蛋白会下降,诱发肾性贫血,此时需要及时注射补充促红素,联合口服药纠正贫血,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改善全身的氧气供应,肾脏自然也能更好地工作。

此外有三高基础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对保护肾脏毛细血管微循环更有益处,延缓肾小球硬化,肾衰竭的速度。

中医调理的则在于修复受损,扶正固本,从细节根本入手:

如果说西医要发挥作用是“快刀斩乱麻”,那么中医就更像一位“修复师”,精雕出细活,致力于改善肾脏的生存环境,根本提升肾脏自主排毒能力。

外治法为肾脏减负:

其中中药灌肠是通过肠道这个“第二通道”排出毒素,直接降低肌酐、尿素氮水平。穴位敷贴与督灸的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经络,温阳通络,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适当药浴通过皮肤发汗,帮助排出体内毒素,为肾脏分担排泄压力。

内服药调理活血化瘀,改善肾脏的微循环,延缓肾小球硬化。利湿泻浊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健脾益肾:从整体上增强身体的代偿功能,扶助正气。根本上修复肾脏排毒能力,让肌酐等毒素持续排出维持低水平,大大降低尿毒症风险。总体来说中医药内服外治的优势在于长期的调理,是从身体出发,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调理后在应对肾病出现的各类症状后会更容易。

因此到了这个阶段需要结合西医快速控“标”,稳定住局面,避免持续恶化下去,再跟中医慢慢调“本”,让肾功能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就可以维持病情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