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岚图汽车旗下全新车型——岚图泰山将正式上市。这款定位为“科技旗舰”的SUV,自预热阶段起就将竞品直接指向了问界M9。其最核心的竞争筹码,便是行业罕见的车规级四激光雷达配置,以及首次搭载的华为最新一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乾崑ADS 4.0。
硬件升维:四激光雷达的感知博弈
在智能驾驶的赛道上,感知能力是基础。当前,主流高端智能驾驶方案多采用1-3颗激光雷达。岚图泰山此次搭载的四激光雷达方案,无疑将硬件规格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公开技术资料显示,这四颗激光雷达采用了前瞻性的布局策略。通常,一颗安装于车顶,用于远程前瞻感知,两颗分布于前保险杠两侧,有效覆盖侧向盲区,增强十字路口无保护左转等场景的感知能力,第四颗则置于车后,实现360度全向无死角的高精度感知覆盖。
这种布局旨在解决复杂城市道路中“鬼探头”、侧向车辆切入、后方快速接近物体等长尾场景的识别难题。从理论上讲,更多的激光雷达意味着更密集的点云数据,能够为车辆构建出更精确、更实时的三维环境模型,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或光线不佳的条件下,其相对于纯视觉方案的冗余优势更为明显。
然而,硬件堆砌仅是第一步。四激光雷达带来的海量数据,对计算平台的数据融合、处理能力和算法优化提出了极致挑战。这直接引出了岚图泰山的另一张王牌:华为乾崑ADS 4.0。
软件定义:华为乾崑ADS 4.0的能力核心
华为乾崑ADS 4.0是华为在今年4月发布的最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被视为其ADS 2.0的全面进化版本。岚图泰山是首款搭载该系统的量产车型,其实际表现备受业界关注。
与之前版本相比,乾崑ADS 4.0的核心提升在于“更广、更柔、更安全”。
“更广”指其全场景贯通的能力。官方宣称,ADS 4.0将实现从小区车库到公司车库的全链路智能导航,覆盖了高速、城区、泊车等所有日常用车场景。这意味着,在获得相应城市高精度地图许可后,车辆理论上能提供“门到门”的连续智能驾驶体验。
“更柔”则体现在驾驶策略的拟人化水平。通过引入大规模驾驶数据训练的规控模型,ADS 4.0在处理切入切出、拥堵跟车、环岛通行等动态场景时,决策和操控将更接近人类老司机,提升乘坐的舒适性与平顺性。
“更安全”是其不变的基石。乾崑ADS 4.0搭载了华为自研的ADS域控制器,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结合四激光雷达提供的超强感知,系统能对异形障碍物(如掉落的路障、静止的事故车等)进行更精准的识别和避让,进一步降低接管频率,提升主动安全性能。
市场定位:直面问界M9的竞争格局
岚图泰山选择以这样的技术配置入场,其市场意图非常明确:在高端新能源SUV市场,与问界M9等车型展开正面竞争。
问界M9凭借华为ADS 2.0(正陆续向3.0升级)和强大的鸿蒙生态,已建立起稳固的市场地位和用户口碑。岚图泰山作为“后来者”,采取了“硬件预埋、软件迭代”的策略。通过提供当前天花板级别的传感器配置,为未来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OTA升级预留了充足的硬件空间,这构成了其对标问界M9的核心差异化优势。
但同时,挑战也同样存在。问界M9所搭载的华为智能驾驶系统已经过大量用户的实际验证,成熟度和口碑积累是岚图泰山需要追赶的。岚图泰山能否将四激光雷达和乾崑ADS 4.0的纸面参数,转化为稳定、可靠、领先的用户体验,将是其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行业影响:技术路径的又一次验证
岚图泰山的上市,不仅是单一品牌的产品发布,更是对当前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路径的一次重要验证。
它标志着高端智能驾驶的竞争,正从“有无激光雷达”进入到“激光雷达数量与布局优化”的新阶段。同时,华为通过向岚图等更多合作伙伴输出其最新的乾崑ADS 4.0技术,也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定位和影响力,展现了其技术平台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
11月18日的上市,将最终揭晓岚图泰山在价格、具体配置和首批交付权益上的全部底牌。在“四激光雷达+华为乾崑ADS 4.0”这套组合拳的加持下,它确实具备了冲击现有市场格局的技术资本。然而,最终的市场胜负手,仍在于这套顶级硬件与先进算法结合后,所能交付给消费者的真实、安全、舒适的智能驾驶体验。国内高端智能SUV市场的这场技术对决,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