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众多家电上市公司2025年度三季报的发布,让关注家电行业的人士看到了“财富的机会、商业的凶险,以及经营的动荡和争夺的激烈”。不过,在家电圈看来,今年家电企业三季报的发布,反而让更多企业和商家认清现实后,在直面未来时更有信心与能力。
文剑 撰写
最近,家电行业各个品类上市公司的三季报,基本全面亮相,让外界可以更清楚、直观洞察不同企业的优势和短板。总体来看,家电圈认为,主要企业的经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原因是,在家电国补政策持续调整的三季度,以及消费动荡、市场下行的前三季度,各个家电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一是,各个品类头部“数一数二”的企业,业绩也未能承压,不少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出现下跌;二是,即使是提前布局新业务、新赛道,甚至国内、海外全球化发展的企业,相对于上半年,三季度增速也在回落;三是,对于过去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和漂亮财报,接下来很多家电上市公司的财报将会变得“不太好看”,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人口中的“暴雷”业绩。
不过,家电圈想说的,不是家电上市公司的2025年三季度,或者2025年年报,以及2026年业绩报告,都不必焦虑。透过今年家电上市公司三季报,进一步厘清了企业对于行业发展转型、经营变革、市场竞争,以及战略战术的认知与反思。
一是,多元化真的不适合所有的家电企业,也不是家电企业活下去的唯一出路。最近的40年来,在家电行业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冲刺多元化扩张,探索多品牌、多品类、多赛道,结果却是“失败者多、成功者少”,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企业20年前败走多元化、如今继续失意多元化的局面。这不是多元化的方向有问题,而是大量家电企业的经营水平、管理团队、经营思维、竞争手段,无法支撑“品牌、品类、业务”的多元化扩张。
最终,盲目的多元化扩张,反而拖累了企业的经营业绩,造成了无效投入和利润被透支,甚至会危及企业发展的根基。
二是,任何转型与变革等动作,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只要想干、肯干、拼命干,都不存在“太晚了”和“来不及”等问题。但是,在转型、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中,所有家电企业必须要守好企业经营的基本盘,不能顾此失彼。同时还要将能力、资源和方向进行战略适配,不能出现方向与路径的错配,否则就是乱搞瞎折腾。这些年来,很多家电企业的市场转型、经营变革和管理创新,出现不成功的结果,就是能力和资源不支撑,盲目乱搞反而伤了元气。
对于那些思想不坚定、动作总走样的家电企业,面对未来的变革,最忌讳的就是“前进三步后退两步”,这会动摇军心并影响士气。还不如直接“冬眠”,至少还能多熬几年。
三是,对于目标的追求要清晰,对于过程的管控更要有足够的空间、时间和心态,用包容的心态和匹配的能力应对。任何企业的变革都不是一夜完成的,往往需要3、5年,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家电企业会遭遇业绩下滑、利润减少甚至亏损。这些并不可怕,最可怕的事情是面对一路下跌的市场占比和营收业绩,企业迟迟找不到经营的抓手和突破口,反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局之中。
不管是产品技术的创新,还是寻找业务新赛道、新支撑,对于家电企业来说,都是一场“从无到有”的再创业、再出发,过程非常痛苦和艰难,但是只要能坚定地走下去,那些“难而正确的事情”一定会有回报。
四是,不管接下来怎么干、干什么,是继续在家电行业一赛道深耕探索,还是加码智能家居和智慧家庭的大赛道,或者是拓展新能源、健康医疗等新业务平台,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就一个目标:努力将每件事情做到极致。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直面用户的营销、体验、推广等,都需要以极致化的效率和态度,提供超出用户预期的价值与体验。
这几年很多家电企业,在产品的功能价值之外,开始直击用户寻找营销的体验价值、场景的生活趣味、健康品质,以及直击年轻人的情绪价值。这正是很多家电企业做强做精的机会拐点。
接下来,无论是海尔、美的、格力白电三巨头,还是海信、TCL、小米黑电三剑客,或是方太、老板、华帝厨电三杰,以及九阳、苏泊尔、小熊小家电三劲旅,甚至科沃斯、追觅、石头清洁电器三代表,还有“集成灶上市四小龙”浙江美大、火星人、亿田智能、帅丰电器,都要稳稳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方法和定位,不要被一时的业绩波动而动摇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最后,提醒所有正处在变革道路上的家电企业,一切经营变革、市场创新、组织调整,都只是手段,最核心的目标永远不要忘记,那就是在不同时代、不同业务、不同模式冲击下,稳稳地抓住企业可以持续发展、持续盈利的路径和手段。赚钱永远是第一位的!
声明:家电圈所有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