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最近,经常会听到战友们说
经济下行,一切求稳,安置个好工作,才是王道!
文|剑客山人
图|大唐
编辑|剑客XY
2014年,我刚踏入军营。老兵中流传着:两年是义务,五年是青春,八年是奉献,十二年是工作。不过那时,我正度日如年,只想着尽义务。然而时光飞逝,如今即将步入军旅第12年,那句话也变成另一句话: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当兵的尽头是安置。
此时,不少读者可能会产生疑惑,难道当兵就是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下面,我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是一位网友的留言
我装过病号躲过武装五公里;单杠吊得骂骂咧咧;站岗打过瞌睡;拉练嫌背囊30多斤沉得要死偷摸减重……但是当洪水拍打在我的身体时,我不曾后退一步;拉着群众的手没有丝毫放松;奋战三天两夜精神始终亢奋;扛着50多斤重的木桩和沙袋被压得腰椎突出也不曾弯下腰。我可能不是个好兵,但是我应该是群众的好战士。
第二个故事关于我自己
那年,已经借调到北京一年多的我,突然接到单位通知,立即归建。驻地车站挤满了“寸头”,一辆接一辆的卡车把我们拉进大山。一级战备期间,战友之间没有一个人讨论战场上一天工资翻几倍,阵亡抚恤金是多少。我们聊的最多的是,打巷战时,如果我中弹了别救我,利用我找出狙击手的位置,消灭他。大家都抱着同样的心态:我可以死,祖国必须生!当然,聊到情深处我们也会互相托孤,没有指定谁,谁活下来谁帮忙照看!
第三个故事关于一段视频
前段时间,印度在网上公布了几年前的视频。视频中,我军两名迷路落单的战士被一群印军包围。为了不被俘虏,两名中国士兵用牙齿咬着手榴弹拉环,随时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说实话,如果印度不公布,国人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事。而这也不过是中国军人在黑暗中为祖国守护光明时最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就像2016年南海危机这么大的事,国人当时不也没有任何察觉,只是等了很久才得知胜利的消息!
现在,还有人以为当兵是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吗?1949年以后,中国军人只有一种信念:战场上的敌人只有两种结果,被我杀掉,或者被我的战友杀掉?而关于他们自己,只有死战或者战死!所以,永远不要低估中国军人保家卫国死战到底的决心。
读到这里,相信读者应该明白“当兵的尽头是安置”其实是有前提的,中华民族和平安宁,中国人民安居乐业。
有了这个大前提,下面这些话才有存在的意义。
前不久,我向父亲表达了不要安置要退伍费的想法。我的考虑很简单,我有两个儿子,经济压力大,安置的工作工资太低只能维持生存。我呢,经过部队十多年的磨炼,早已锤炼出顽强的意志,而且又肯努力肯吃苦,在社会上一定混得不差。
爸爸很直接地反驳到,你大学毕业就去当兵,没有社会经历,不懂江湖险恶,也不懂人情世故,现在还拖家带口,没有试错的机会。
随后爸爸长叹一声,我就是最好的例子。80年代,爷爷从上海退休后回到河北老家,那时候中国还有接班制度,爸爸作为家中独子,完全可以接爷爷的班,在大都市工作。可爸爸让给了姑姑,自己选择在社会上闯荡。如今,年近六十的爸爸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姑姑已经过上了退休生活。
爸爸的前车之鉴,应该成为我的后事之师。那晚,我改变了主意。即使安置工作的工资低,我可以晚上运营赚点流量;节假日在外面开滴滴、送外卖,这也是国家允许的。总之,那在军旅中淬炼出的精神之火,会永远在我的血液中铮铮作响,时刻提醒我不能平庸!
选择安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军人来说不是一句套话空话。
从踏入军营的那一刻开始,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随着兵龄渐长,服务的忠诚度越高。上文中,提到的那位匿名网友的留言就是最好的例证。
有时我在想,老兵和安置应该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关系。国家把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给了这群忠诚度最高的老兵;老兵呢,一定不能辜负国家的信任,全心全意服务好人民。这样才是双赢!
前几天,中国军史上最后一批12月入伍的符合安置的老兵回营结算。我和单位的老兵聊了很多,从加分政策到安置岗位到福利待遇,言语中充满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恩。
文章最后,想用一段感触结尾,希望给战友一点思考。
即将踏入12年,安置总会成为和战友之间的话题。我们讨论过大城市机会多;讨论过哪个岗位有发展;讨论过哪个岗位福利待遇好……却唯独没有把父母考虑进去,离他们近一点,陪伴他们多一会。我们人生中最好的青春已经缺席了他们12年甚至更多,难道还要继续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