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网易腾讯等数10家厂商入局,冲上Steam热卖榜,海洋题材或是创意新蓝海?

最近,Steam热卖榜上多了一部以海洋捕捞为主题的休闲放置游戏——《Fish Idle 2: Underwater My

最近,Steam热卖榜上多了一部以海洋捕捞为主题的休闲放置游戏——《Fish Idle 2: Underwater Mystery》。游戏在线玩家峰值高达4.4万,位居热玩榜Top20,算是个小爆款。

再仔细想想,今年的海洋题材游戏似乎还真不少:网易公布明年将发布多平台新作《遗忘之海》;灵犀的海上MMO《大航海时代:传说》正在测试;Supercell 紧跟潮流,推出海战搜打撤《Boat Game》。乐元素、Funplus也有海洋相关产品在研......

游戏行业迎来了一阵“海风”,而这海风很久之前就开始酝酿了。

长青潜力巨大,矛盾困局如何破解

1990年,一款浓缩了中世纪大航海时代风情的游戏上线,用融合了探险、贸易、海战等多种元素的RPG体验,揭开了游戏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为对应这一题材,这款游戏也获得了相同的名字,这便是著名的系列作《大航海时代》的初代游戏。

在此之后,《战舰世界》探索舰队海战玩法,游戏十周年庆典风风火火;《盗贼之海》玩家人数超4000万,上线七年依然被广泛认可为“最好的海盗模拟器”,这些长青游戏展现着海洋题材的潜力。

在行业已转向存量市场的当下,陆上赛道仍然竞争激烈、“卷生卷死”,也许转向其他题材,可以为行业带来一片不同的“海阔天空”。但海洋题材毕竟不是创新的万能解药,挖掘这一赛道的潜力似乎并非想象中的轻松。

《大航海时代》系列叫好不叫座,公认最优秀的第4代也只卖出了3万多套,勉强收回开发成本;腾讯操刀、获得授权的《大航海时代:海上霸主》手游研发九年后在今年年初宣布中止上线计划;育碧认准海洋题材,奈何《猎杀潜航》系列销量愈做愈低,1.2亿美元投资的《碧海黑帆》也最终没能收回成本。

无法否认的是,海洋题材游戏坐拥着广阔的待开发市场,有着极高的潜力。题材创新可以很自然地导向玩法创新,给予玩家眼前一亮的新鲜感。在与陆上行动逻辑完全不同的海上,离岸距离、物资容量、氧气储备、移动模式......海洋题材有许多改变传统玩法体验的“抓手”,很容易做出差异化设计。

但即便有着种种优势,海洋题材游戏却鲜少做到真正破圈,原因之一便是门槛较高。在海上行动模式本就不易快速上手的前提下,许多游戏为还原真实的海上体验,往往选择相对硬核的方向。打造真实细腻的氛围需要更多资源投入,试错成本较高,而差异化的复杂玩法又带来了高难度,难以扩展市场。

画风减负,轻量化改造大有可为

在这样普遍硬核、难以入门的氛围下,今年跑出来的一款海洋题材产品,便是从画风到玩法都走向另一个极端,休闲轻度到能够解放玩家双手的游戏。

《Fish Idle 2: Underwater Mystery》,是一款海洋捕捞题材的休闲放置游戏。玩法相当轻松。在一片小小的水域上,驾船跟随鱼群,捕鱼赚钱,并不断升级捕鱼工具,形成赚钱-升级-赚更多钱的正循环。

玩家只需要追逐移动的鱼群,船只停留在鱼群上方时渔网便会自动捕捞,没有什么额外的操作。捕到的鱼会立刻兑换为金币,可用于提升捕捞速度、渔网大小,船只移速等。

而到了游戏中后期就可以解锁更多玩法,如经营自己的渔场、雇佣更多渔船捕鱼等。在拥有多艘渔船后,玩家大可直接把游戏晾在后台,时不时查看一下挂机放置的成果,获得稳定的被动收入。

游戏画风较为简约鲜明,不同鱼类的外形区别主要体现在大小和颜色上,十分直观。同样的,在玩家升级船只后,船舰的外形和大小也会有明显的变化。鱼类的位置会有显眼的金色感叹号提示,捕捞完一片区域后感叹号便会全部消失,带来清屏式的爽感。再加上游戏相对迅速的收益循环、按键较大的UI设计等,正反馈十足。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Steam平台出现了《Rusty's Retirement》《动物栏:桌面牧场》《线条小狗:动物温泉》等诸多放置爆款,验证了许多PC玩家对轻度休闲玩法的需求,放置游戏赛道还有很大的潜力。

乘着这一趋势,《Fish Idle 2: Underwater Mystery》结合了在放置游戏中少见的海洋题材,打造出有辨识度的鲜明美术风格,用休闲减负玩法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而即便品类本身称不上轻度,我们依然可以对画风和玩法进行减负,从而降低门槛扩展用户市场,比如今年迎来了十周年的《战舰世界》。游戏在保留了海上战斗的精髓后,通过降低难度、减负玩法、积极扩圈,收获了一批稳定的受众。

(是的,这是可以在游戏里换上的战舰涂装)

游戏内的船舰外观多取材自历史原型,保证了一定程度的还原与硬核。但在战斗系统上,没有过分追求真实性,只保留了海战最核心的机制:移动、侦测、开镜、射击,不需要玩家考虑太多维度,打造出了流畅爽快的战斗体验。

在减负战斗机制外,游戏还简化了受损机制。在血条有剩余的情况下,不会因舱室进水、动力失灵等情况妨碍战斗。只要核心区没有大幅受损,玩家依然可以照常射击、绝地翻盘。不过简单不意味着单调,游戏同样设计了不同船只的转向航速、炮弹类型等,提高战斗系统的丰富度。

游戏的主要付费点是不影响对抗体验的皮肤、外观,而许多皮肤都来自跨界联动,如《忍者神龟》《碧蓝航线》等,今年甚至还和虚拟主播团体PSPlive进行了合作,联动涵盖了影视、动画、游戏等多个领域。积极的扩圈有利于吸引不同圈层、不同年龄段的泛用户,也有利于改变大众对海战题材固有的“硬核”“高门槛”印象。

大胆融合,结合热点做出差异化设计

而除了减负传统玩法外,海洋题材也可以利用题材优势,与其他热门玩法大胆融合。以《盗贼之海》为例,这款开放世界海上冒险游戏现在有口皆碑,但在刚发售时却因玩法重复、内容匮乏而深陷舆论风波。据游戏开发商Rare的前员工在Reddit论坛上的透露,团队把太多时间花在细节上,做一个海盗船就花了2年时间,为赶上发售不得不砍掉许多原定地图。

而在内容的单调外,为模拟真实的中世纪船上体验,游戏中的抛锚、扬帆、掌舵、修船、开炮等操作都需要玩家手动控制,且完全没有UI指引。即使玩家经过练习熟练了这些操作,在航行过程中依然很难兼顾多项任务。因为航行玩法的设计更偏向多人合作,本质是为多人共同游玩而设计的系统。

因此,《盗贼之海》初上线时尽管有着极高的自由度,却因内容跟不上玩家消耗速度、后期体验重复、任务单调乏味等问题,口碑褒贬不一。不过游戏在设计之初,定位便是持续更新的长青产品。所以制作组在了解到玩家的呼声后,便迅速采取措施,加入了许多增加正反馈、提高游玩体验的内容。

游戏发售半年内,连续推出了三弹DLC,新增了大量船只、怪物、地图等,提供了更丰富的任务指引和剧情。随后的一年里几乎每月都有更新,包括传说宝藏、PVP竞技等新模式,钓鱼、烹饪、贸易等玩法,所有更新均为免费。游戏在2年内更新了17次,极大地丰富了玩法,玩家评价也在不断回升。

此外,游戏内的航行玩法本就需要不断沟通信息、互相配合,且玩家的活动区域基本限定在船上或岛上,较小区域内的合作交流就更加频繁,社交空间更大。这种颇具节目效果的强合作玩法,很容易成为内容创作者的素材,为游戏赢得流量曝光,重社交的策略也为游戏的长线运营打下了基础。

和《盗贼之海》一样,用多人合作+海上生存吸引玩家的还有《Raft》、《沉没之地》等。两者都有好友联机的协作模式,在海洋题材玩法的挖掘上也相当出色。值得一提的是,合作游戏是今年格外亮眼的品类,创新题材+多人玩法可以说是PC平台最具市场潜力的赛道之一。

此外,海洋和近两年逐渐兴起的“微恐”游戏风潮也有不错的契合度。比如深海恐惧、巨物恐惧等都是恐怖题材中颇具特色的一类。

克苏鲁元素的海洋捕捞游戏《渔帆暗涌》,便是用低饱和多边形美术风格渲染了神秘诡谲的氛围,结合模拟经营和探索冒险做出了一套独特的玩法。在PC端取得成功后,游戏去年还进行了移动端移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后,今年获得了多个地区的AppStore推荐,收获了不少目标用户。

结语

过往的游戏题材多是以“陆地”乃至”宇宙““星际“为方向,以向上探索为主。而对于向下寻求的海洋题材,仍有许多探索的空间。

一方面,市场上针对热门题材的游戏已经相当丰富,赛道颇为拥挤,而海洋是个尚有很多潜力的题材;另一方面,国外厂商在主机、PC上也有了不少海洋题材的成熟产品,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参考《盗贼之海》《渔帆暗涌》等成功的海洋产品,也能为移动端的海洋题材游戏提供一些参考。

海洋题材目前已有十多家厂商前后入局,多款新品在研,其中不乏网易、腾讯灵犀、Supercell、乐元素、Funplus等头部厂商。诸多厂商都看重了这一题材跑出爆款的潜力,但该题材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依然广阔,远未饱和。

当然,题材只是开端,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超越题材本身的红利,通过玩法融合、技术表现与叙事创新,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内容。海洋题材的竞争,终将回归到内容为本的长期主义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