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公共卫生实验中心在《环境卫生学》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采样实验教学中创新引入“荧光示踪法”。该方法以无色荧光粉水溶液代替传统生理盐水进行模拟采样,通过紫外光照射实现采样效果的可视化评估,不仅精准对接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标准,更有效衔接学生未来工作实践,开创了实验教学新模式。
公共用品微生物采样是公共卫生监测的基础工作,也是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的必考项目。按照考试标准,采样面积需精确达到50cm×50cm,同时要严格规避污染区、确保无菌操作规范。传统教学中,因采样效果无法直观呈现,教师难以精准评估操作质量,学生也难以及时发现操作中的细微疏漏。

为解决这一教学难题,公共卫生实验中心教学团队经过反复实验,研发出荧光示踪实训方案。实训中,学生使用0.1%荧光粉水溶液作为采样液,对毛巾、口杯、浴盆等七类公共用品进行规范采样。操作结束后,通过便携式紫外光照射,采样区域的覆盖范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误触污染区等问题一目了然。

荧光示踪法的核心价值在于将抽象的考试标准转化为直观的实训反馈。学生不仅能够准确把握执医考试的评分要求,更重要的是提前掌握了规范操作的要领,实现了从课堂学习到岗位实践的无缝衔接。
公共卫生实验中心负责人唐美秀老师表示,这一创新是深化“实践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下一步,中心将在《环境卫生学》中固化该实训模块,并围绕“水质微生物采样”“空气微生物检测”等执业医师考试核心项目,研发系列可视化教学方案,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夯实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
文/何 震、唐 华
图/肖江水
编辑/邹林洁
一审/龚茁
二审/陈鹏
三审/朱乐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