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一个明代奇案。初读此案时,差一点没被“雷晕”。
明代的江浙地区,就像现在的“北上广”,是当时最繁华的地方。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怀着各种一夜暴富的梦想聚集此地,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浙漂”群体。

有个叫王十六的河南小伙,幼年因家乡闹灾,一路逃荒来到永嘉县。小伙运气不错,流落永嘉后,很快找了一份金铺学徒的工作。
经过七年吃苦耐劳,王十六从一个小学徒,变成了一家银铺的小老板。不但有了自己的事业,还娶了一位附近闻名的漂亮姑娘当老婆,名唤“杨氏”。
到永嘉县寻求发展的,可不止王十六一人。还有一位来自徽州的当铺老板,叫刘信七。出于“同是浙漂,相互照应”的感情需要,刘信七经常请王十六给鉴定金银真伪。一来二去,二人就处成了哥们儿。
兄弟为我两肋插刀,我插兄弟两肋一刀。王十六给刘信七鉴定金银,刘信七却惦记上了王十六的老婆。这厮有事没事就往王十六家跑,制造与杨氏接触的机会。
人美是非多。惦记杨氏的,可不光刘信七一个人,王十六的邻居——屠户奚云对杨氏更是垂涎已久。奚屠户暗恋杨氏到了“变态”的程度。见刘信七经常出入王十六家,奚屠户就吃上醋了,他误以为,杨氏和刘信七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
奚屠户就想,我一个屠户长得脑满肥肠,一表人才,条件也不差,你凭什么不跟我好。于是,一个色胆包天的想法,在奚屠户心里萌生。
一天夜里,王十六因给人上门服务,被主家留下吃饭,没有准点回家。奚屠户知道这个消息后,半夜蒙面潜入王十六家,欲对杨氏行不轨之事。奚屠户没料到,杨氏长得漂亮,但绝非浪荡之流,对奚屠户的霸王硬上弓个,表现出强烈抗拒。
二人撕扯中,奚屠户怕惊扰左邻右舍,事迹败漏,就将事先藏在身上壮胆的短刀,拔出刺向杨氏。可能由爱生恨,奚屠户刺死杨氏后,将其脑袋割下,扔到另一户邻居孙一家门口的筐里。

如果案子到这一步,它就是一起正常的图色不成凶杀案。诡异的是,接下来登场的这伙人,大脑回路没有一个正常的,案子就变得各种荒诞离奇。
当晚。典当行老板刘信七也“吼不住”了。他跟奚屠户想法一样,趁王十六不在家,拿下杨氏。结果,他晚来了一步。奚屠户杀了杨氏走后,刘信七潜入杨氏房间,摸索了半天,摸到的是杨氏的尸身。
这一遭,可把刘信七吓得不轻,连滚带爬跑回了家中。
当晚四更,王十六酒足饭饱,略带酒意,回到家中,推开房门,借着月光发现了惨死的老婆。王十六被吓得瞬间酒醒,拼命向邻居呼救“杀人啦”。
官府连夜“出警”,公堂当夜掌灯办案。县令问王十六,最近跟哪些人来往密切。王十六回答说,典当行老板刘信七白天来过。
县衙就去传唤刘信七。到了刘家后,撞见浑身是血的刘信七,支支吾吾连话都说不利索。衙役一看,咍,正愁没人教,天下掉下一个粘豆包,人证物证具在,此案可破矣。
到了官府后,刘信七清醒过来,对杨氏之死,绝不认罪。县令见他嘴硬,就安排了大刑伺候。刘老板没扛住就给“招”了。然后,被上报刑部,等秋后问斩。
该当刘信七命不该绝,赶上朝廷“巡视”徽州。刘信七儿子刘仪,听说巡视组来了,就把父亲的材料反映到了“巡视组”。
组长马鸣亮受理了此案,调阅永嘉县的案卷后,发现案情疑点太多。最关键的“作案凶器”和杨氏首级没有找到,就给潦草结案。
马组长决定重查此案。先从案发第一时间,在场人员逐一排查。发现,杨氏死的那晚,左邻右舍都去帮忙,唯独邻居奚屠户没到场。

马组长让衙役去请奚屠户过堂,衙役说“请不了,这一户已经搬到外地”。
马组长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疑点。立刻派衙役到外地把奚屠户绑来过堂。作贼心虚的奚屠户,在公堂之上表现得神情慌张,马鸣亮越发断定此人可疑。可这家伙嘴太硬,根本撬不开。
马鸣亮心生一计,先假装把奚屠户给放了,然后附耳私语说,你宁受皮肉之苦都不认罪,看来本官冤枉你了。但本官碰上一点难处,找不到杨氏的首级,我这结不了案,能不能帮忙去找一个顶包。
奚屠户一听,那没问题呀。
马组长本想引诱奚屠户说漏嘴,没想到此言一出,引出了一个更炸裂的案子。
奚屠户当然想尽快结案。为了结案,他找到狱卒李期做了一桩交易,承诺给狱卒李期一笔钱财,让他帮忙找一个妇人首级。
李期是一个奇葩,想钱都快想疯了。他把主意打到快要病死的舅妈身上。可舅妈就是不咽最后一口气。为了尽快拿到钱,这厮干脆先把亲舅舅毒死,再把舅妈杀害并毁其容貌,带着首级去找奚屠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
奚屠户可能也是死催的。他又带着李期舅妈的首级去找马组长,让他尽快结案。
马组长长这么大,头一回见这等蠢人。抓住这个机会,把奚屠户拿下,逼问他首级从何而来。
奚屠户就把狱卒李期给供了出来,李期又把杀害舅舅和舅妈的一事交待了。马组长趁热打铁,给奚屠户上了大刑。加上各种离奇经历,奚屠户心理防线崩了,把杀害杨氏一事如实吐出。
到这,案子就回到了奚屠户杀害杨氏,将首级扔进孙一家的筐里。衙役顺着线索去找孙一核实。孙一这人胆小,衙役一问,他就交代了,称首级埋在自家院里。
衙役也纳闷,紧张啥,反正人又不是你杀的,你只是害怕给埋了。结果,挖着挖着,不但挖出了杨氏首级,还挖出一具男尸。


马组长做梦也没想到,一个案子牵扯出另外两个大案。孙一交代,杨氏死的第二天黎明,他早起收拾筐子,在里面发现了杨氏的首级。由于胆小,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不巧,一个“晨跑”的年轻人路过,撞见了这一幕。
孙一还没想好要不要报案,怕到了县衙说不清,就把年轻人喊进家里,给他塞了一点钱,让他别声张。
但小伙为人正直,拒不收钱,坚持报官。年轻人要去报官,孙一拦着不让走。推搡中,孙一失手杀了年轻人。然后,将杨氏的首级一块埋进了院里。
到这一步,真相水落石出。
屠户奚云谋色不成,杀了杨氏,把首级扔进了孙一家门口。
孙一不想招惹麻烦,打算秘密处理掉,可被无辜年轻人撞见,孙一失手杀了年轻人。
奚云为了让“巡视组”尽快结案,想从狱卒李期手里买一个。李期就把舅舅和舅妈杀了。
最终,屠户奚云、狱卒李期、邻居孙一被处斩。加上被害者杨氏和无辜路人甲,一共5条人命。
如此魔幻的案情,虽是人间惨剧,但也令人哭笑不得,不知如何评价。
后来,明代学者陈玉秀将其整理进了《律条公案》一书,成为“明代公案”的经典案例之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