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古代富人纳小妾,正妻为何从不阻拦?并非无所谓,背后原因太现实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苏州府的沈家,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商。沈家世代经营丝绸生意,到了沈文轩这一代,生意更是做得风生水起,店铺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苏州府的沈家,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商。沈家世代经营丝绸生意,到了沈文轩这一代,生意更是做得风生水起,店铺开遍了江南各州府,家中资产丰厚,宅邸宽敞气派,光是下人就有几十名。沈文轩的正妻柳玉茹,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不仅容貌秀丽,且知书达理,将沈府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受沈家人的敬重。

按理说,沈文轩与柳玉茹夫妻和睦,家境优渥,本该是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沈府里却渐渐有了不一样的声音 —— 沈文轩已过而立之年,柳玉茹却始终未能为沈家生下一儿半女。在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古代社会,这成了沈府上下最忧心的事,也成了柳玉茹心中最大的遗憾。

这天,沈文轩从外地经商回来,刚进府就被母亲沈老夫人叫到了正厅。柳玉茹也在一旁侍立,她看着丈夫风尘仆仆的样子,心里隐隐有了一丝预感。沈老夫人坐在太师椅上,脸色有些凝重:“文轩,你这次去杭州,可有遇到合适的姑娘?”

沈文轩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母亲的意思,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柳玉茹,有些为难地说道:“娘,我这次去杭州是为了生意上的事,没留意这些。”

沈老夫人叹了口气:“文轩,你也老大不小了,咱们沈家这么大的家业,总不能没有继承人吧?玉茹是个好媳妇,可她嫁过来五年了,一直没能生下孩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看,你还是再纳一房侧室吧,也好为沈家延续香火。”

柳玉茹听到这里,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可她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她知道,母亲的话虽然残酷,却是当时社会的现实。在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是常事,尤其是像沈家这样的富商之家,为了延续香火,纳侧室更是理所当然。沈文轩有些犹豫,他看向柳玉茹:“玉茹,你…… 你怎么看?”

柳玉茹深吸了一口气,走上前,对着沈老夫人和沈文轩福了一礼,缓缓说道:“娘说得对,延续香火是大事,不能耽误。夫君若能找到合适的姑娘,纳为侧室,我没有意见。”

沈文轩没想到柳玉茹会这么痛快地答应,他心里有些愧疚:“玉茹,委屈你了。”柳玉茹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夫君不必如此,这是为了沈家好,我明白。”

沈老夫人见柳玉茹如此通情达理,脸上露出了笑容:“还是玉茹明事理!文轩,你可得好好待玉茹,不能因为纳了侧室,就冷落了她。”

沈文轩连忙点头:“娘,我知道。”消息很快在沈府传开,下人们都议论纷纷,说柳夫人真是大度,竟然不阻拦老爷纳侧室。可只有柳玉茹自己知道,她的 “不阻拦”,并非无所谓,而是有着太多现实的考量。

几天后,沈文轩经人介绍,认识了苏州城外张记布庄的女儿张翠儿。张翠儿年方十八,容貌清秀,性格温顺,最重要的是,她身体健康,看起来是个能生养的姑娘。沈文轩对张翠儿还算满意,沈老夫人见了也很喜欢,便定下了纳娶的日子。

纳侧室的仪式虽然不如娶正妻那般隆重,却也办得有模有样。迎亲那天,沈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柳玉茹作为正妻,亲自在府门前迎接张翠儿,还为她准备了丰厚的见面礼。张翠儿见柳玉茹如此和善,心里的紧张也少了几分,连忙向柳玉茹行礼:“妾身张翠儿,见过夫人。”柳玉茹扶起她,笑着说道:“妹妹不必多礼,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

晚上,沈文轩去了张翠儿的房里。柳玉茹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看着桌上的烛火,心里五味杂陈。她想起自己刚嫁给沈文轩时的情景,那时两人情深意笃,可如今,却要与另一个女人分享丈夫。可她知道,自己不能哭闹,不能阻拦,否则就会被人说成是 “善妒”“不明事理”,不仅会惹得丈夫和婆婆不满,还会影响自己在沈府的地位。

在古代社会,正妻的地位虽然高于侧室,可 “善妒” 却是正妻的大忌。如果正妻因为丈夫纳侧室而哭闹不休,甚至从中作梗,就会被认为是破坏家庭和睦,违背 “妇德”。一旦被冠上 “善妒” 的名声,正妻不仅会失去丈夫的宠爱和婆婆的信任,甚至可能被丈夫休弃。而被休弃的女子,在当时社会是很难再嫁的,甚至会连累娘家的名声。柳玉茹出身书香门第,深知其中的利害,她绝不会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

更何况,柳玉茹没有生下子嗣,这本身就是她的 “软肋”。在古代,“母凭子贵” 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子嗣的正妻,地位本就不稳。如果她再阻拦丈夫纳侧室,就会被人认为是为了一己之私,不顾沈家的香火传承,到时候,就算丈夫和婆婆不责怪她,族里的人也会对她指指点点。而如果她主动支持丈夫纳侧室,不仅能落得个 “通情达理”“顾全大局” 的好名声,还能稳固自己的正妻地位。

柳玉茹还明白,纳侧室对她来说,并非只有坏处。如果张翠儿能为沈家生下子嗣,尤其是儿子,那么沈家的香火就有了延续,婆婆和丈夫的心思也会安定下来,整个沈府的氛围也会更加和谐。

除此之外,柳玉茹还有自己的私心。她知道,沈文轩是个重情义的人,她主动支持丈夫纳侧室,丈夫心里肯定会对她有所愧疚,以后也会更加敬重她、善待她。而且,张翠儿出身普通人家,性格温顺,没有什么心机,容易掌控。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翠儿在柳玉茹的悉心照料下,很快就适应了沈府的生活。柳玉茹待她如同亲妹妹一般,不仅教她打理家事,还时常与她谈心。张翠儿心里十分感激,对柳玉茹也更加敬重,凡事都听从柳玉茹的安排,从不敢有丝毫僭越。

沈文轩见府里和睦,心里也十分欣慰,他对柳玉茹更加愧疚,也更加敬重,时常会去柳玉茹的房里,与她聊聊天,说说生意上的事。柳玉茹也总是温柔体贴,从不提张翠儿的事,更不抱怨自己的委屈。

半年后,张翠儿果然怀孕了。这个消息让沈府上下都欣喜若狂,沈老夫人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对张翠儿百般呵护,对柳玉茹也更加满意。柳玉茹亲自为张翠儿挑选了经验丰富的稳婆,还为她准备了各种安胎的补品,每天都会去看望她,叮嘱她注意身体。

张翠儿心里十分感动,她拉着柳玉茹的手,哽咽着说道:“夫人,您对我这么好,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柳玉茹笑着说道:“妹妹不必客气,你怀的是沈家的骨肉,我理应照顾你。等孩子生下来,咱们一起把他抚养长大,让他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张翠儿顺利生下了一个儿子,沈文轩为孩子取名为沈天佑,寓意 “上天保佑”。沈府里摆了三天的宴席,宴请亲朋好友,场面十分热闹。

几年后,张翠儿又为沈文轩生下了一个女儿,沈府的人丁更加兴旺。沈文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成为了江南有名的富商。柳玉茹依旧是沈府的正妻,她不仅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时常协助沈文轩处理生意上的事,提出的建议往往十分中肯,深得沈文轩的信任。从那以后,柳玉茹在沈府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有一次,沈文轩的表妹来看望沈老夫人,见到沈府和睦的景象,忍不住向柳玉茹请教:“表姐,我真佩服你,竟然能这么平静地接受姐夫纳侧室,还把家里打理得这么好。要是换做我,我肯定做不到。”

柳玉茹笑了笑,轻声说道:“妹妹,这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是现实所迫。在我们这样的家庭里,延续香火是头等大事,我没有生下子嗣,就已经理亏了。如果我再阻拦你姐夫纳侧室,不仅会惹得全家不满,还会影响自己的地位。而且,纳侧室对我来说,也并非全是坏处。你看,现在天佑和妹妹都健康成长,家里和睦,我这个正妻的位置也更加稳固,这不是很好吗?”

表妹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以前还以为你是无所谓,没想到你考虑得这么周全。看来,做正妻也不容易啊。”

柳玉茹叹了口气:“是啊,做女人难,做豪门的正妻更难。我们不能只凭着自己的性子来,必须考虑家族的利益,考虑自己的地位,考虑身边人的感受。有时候,‘不阻拦’并非懦弱,也并非无所谓,而是一种无奈,一种智慧,一种对现实的妥协。”表妹点了点头,心里对柳玉茹更加敬佩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沈天佑渐渐长大成人,他继承了沈文轩的生意头脑,将沈家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他始终记得柳玉茹的养育之恩,对她十分孝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先征求她的意见。张翠儿的女儿也嫁了个好人家,生活幸福美满。

柳玉茹晚年时,沈府已经成为了江南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她坐在庭院里的藤椅上,看着院子里嬉戏的孙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决定,虽然有过委屈和不甘,却也换来了一辈子的安稳和尊荣。她知道,自己当年的 “不阻拦”,是正确的选择。

在古代社会,像柳玉茹这样的正妻还有很多。她们面对丈夫纳侧室,选择不阻拦,并非因为她们不爱自己的丈夫,也并非因为她们无所谓,而是因为她们深知现实的残酷。她们必须在家族利益、社会规矩和个人情感之间寻找平衡,用 “不阻拦” 来换取自己的地位和尊荣,换取家庭的和睦与稳定。这背后,藏着太多的无奈、辛酸和智慧,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卑微。

如今,时代已经变迁,男女平等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三妻四妾的制度也早已被废除。但回顾古代正妻们的故事,我们依然能从中感受到她们的不易,也能更加珍惜现在平等、自由的婚姻生活。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