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山野捧出珍宝的季节,九月是农人心怀热望的季节,在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枸杞地里,玛瑙般的红果正迎来 “枸杞人” 的秋日大丰收,而这片丰收景象的背后,正是中国绿化基金会“种树人的雾霾之战”项目扎根生态修复的生动成果。
硕果累累的枸杞
九月之所以是枸杞的黄金采摘季,离不开西北气候的 “天然加持”:昼夜温差常年稳定在15℃以上,让枸杞果肉里的糖分慢慢沉淀;秋日的太阳不燥烈却晒得足,既能让“枸杞人”从早忙到晚也不觉得闷热,又能让刚摘下的鲜枸杞摊开不久就顺利脱水。
得益于这样的好时节,清晨天刚蒙蒙亮,枸杞园里就热闹了起来。人们小心翼翼地捏住果柄,把像小红灯笼似的饱满鲜果摘进竹篮;到了中午,鲜枸杞被铺在竹匾上晾晒,经过几日秋阳照射,最终变成皱巴巴却红得透亮的干果。今年的枸杞比往年更饱满、更甘甜,老人们都说:“这是土地越来越有‘劲儿’了,生态好了,果子自然长得旺!”
枸杞地里忙碌采摘的人们
这份“生态旺”的底气,正通过公益力量传递给更多人。久久公益节期间,“种树人的雾霾之战”项目登上北京朝阳大悦城户外大屏,将西北枸杞地的丰收场景、生态变迁与农户增收的温暖故事搬上都市地标。大屏上,既有杞林连片的绿意,也有“枸杞人”丰收的笑脸,更清晰呼吁公众通过中国绿化基金会“种树人的雾霾之战”项目参与支持,让每一份小小的助力,都能为更多生态脆弱地区带去“荒漠变绿洲,丰收映笑颜”的希望。
北京朝阳大悦城户外大屏 公益宣传
“种树人的雾霾之战”项目自2007年启动以来,便聚焦于中国西部、北部的荒漠地区,以“生态修复+民生改善”为核心路径:通过规模化种植枸杞、沙棘等耐旱耐贫瘠的经济林,既实现固沙防沙、改良土壤、提升区域植被覆盖率的生态目标,又为当地农户提供稳定的种植岗位与产业收入,让“治沙”与“致富”同频共振,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2025年是中国绿化基金会建会40周年,在这份植绿护沙的坚守中,我们诚邀您支持“种树人的雾霾之战”项目,共筑荒漠披绿、丰收相伴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