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生卷耳”也是石竹科繁缕族卷耳属杂草之一,在田间常与“球序卷耳”混生,在外观植株形态上相近相似,很容易混为一谈。
不过,作为不是专业研究杂草的人士,也没必要把这些相近相似的所有与“卷耳”属有关的杂草都弄个明明白白。
图片01):簇生(泉)卷耳

“簇生卷耳”是这种杂草的俗称,它的正式通用名称叫“簇生泉卷耳”,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之中。
本期图文我们就以“簇生卷耳”为话题,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聊聊。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农田杂草“簇生泉卷耳”在田间精准识别的要点:我们在田间精准识别簇生泉卷耳农田杂草,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去判断:
图片02):簇生(泉)卷耳花序

一个是从“簇生泉卷耳”植株形态上去辨识。杂草簇生泉卷耳是多年生或一、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在田间的株高通常在15㎝-30厘米之间,茎单生或簇生,近直立,被白色短柔毛和腺毛(用手触摸会扎手感),整体显得较为纤细且覆盖有细毛。
第二个是从“簇生泉卷耳”叶片上的特征去辨识。“簇生泉卷耳”的基生叶近匙形(我们说的调羡状)或倒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呈柄状,两面被短柔毛;茎生叶近无柄,叶片卵形、狭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3厘米,宽3-10毫米,顶端急尖或钝尖,两面均被短柔毛,边缘具缘毛。
“簇生(泉)卷耳”的叶片单叶对生直立,“酷”似耳,也形似“鼠耳”(老鼠竖立着耳朵),因此有的地方也称它为“鼠耳”草,概源于叶的着生形态。
图片03):簇生卷耳叶片

第三个是从“簇生泉卷耳”的花序与花上去辨识。“簇生泉卷耳”的花序是顶生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顶生),草质苞片。
花梗细,长5-25毫米,密被长腺毛,花后弯垂;萼片5,长圆状披针形,长5.5-6.5毫米,外面密被长腺毛,边缘中部以上膜质;花瓣5,白色,倒卵状长圆形,等长或微短于萼片,顶端2浅裂,基部渐狭,无毛。
雄蕊短于花瓣,花丝扁线形,无毛。5花柱,短线形。
最后就是从“簇生泉卷耳”的果实与种子上辨识。“簇生泉卷耳”的蒴果是圆柱形的,长8-10毫米,长为宿存萼的2倍,顶端10齿裂;种子褐色,卵圆形具瘤状凸起。
图片04):簇生卷耳地上植株
杂草“簇生泉卷耳”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中央种子目石竹科繁缕亚科繁缕族繁缕亚族卷耳属喜泉卷耳组多年生或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中国植物志》第26卷中载簇生泉卷耳:是属于石竹科繁缕族卷耳属杂草,是喜泉卷耳(Cerastium fontanum)的亚种,异名包括Cerastium triviale等。
“簇生泉卷耳”广泛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江苏、安徽、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还有蒙古、朝鲜、日本、越南、印度、伊朗等国家也有分布。
图片05):簇生(泉)卷耳地上植株

“簇生泉卷耳”常见于海拔1200-2300米(部分资料提及可达3100米以上)的山地林缘、田边、路旁或沙质土壤中。
“簇生泉卷耳”可生长于多种不同的土壤上,贫瘦均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簇生泉卷耳”的花期在4-7月,果期在5-8月。在早春时节,当其他植物尚未萌发时,簇生泉卷耳就已经开始生长发育,为大地的春色增光添彩。
图片06):美丽的花序

《农田杂草识别与防治原色图鉴》中载“簇生卷耳”:分布于全国各地,适生于较湿润的环境。是农田常见杂草。有时形成小片群丛,为害麦田,菜地及果园。
“簇生泉卷耳”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簇生泉卷耳与“球序卷耳”一样可以全草入药,性味苦微寒,归肺、胃、肝经。有“清热解毒”“降压”功效。可用于“感冒发热”“高血压”等症,外疗乳腺炎,疡疮等。
《名医别录》中载“卷耳”:苦辛,微寒,有小毒。故不建议食用。或谨慎食用。
图片07):簇生(泉)卷耳
“卷耳属”杂草还有很多种:除了上篇介绍的“球序卷耳”和“簇生(泉)卷耳”外,“卷耳属”杂草还有很多种。
比如“矮卷耳”“巴布亚卷耳”“半十蕊卷耳”“抱茎叶卷耳”“藏南卷耳”“长白卷耳”“长蒴卷耳”“匙叶卷耳”“大卷耳”“阔叶卷耳”“具梗卷耳”“假卷耳”“华顶卷耳”“淡紫卷耳”“高山卷耳”“二歧卷耳”“镰刀叶卷耳”“亮白卷耳”“轮叶卷耳”“绒毛卷耳”“疏花卷耳”“天山卷耳”“细叶卷耳”“玉山卷耳”“缘毛卷耳”“紫草叶卷耳”“大白花卷耳”等。它们有“共性”更有“个性”。
图片08):簇生(泉)卷耳花序